索引号: 13562326/2021-01978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发布机构: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2021-09-02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根据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河北省2021年中央和省级财政部分提前下达农业转移支付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冀农发﹝2021﹞17号)文件精神,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以“节本、绿色、高效、智能”为基本原则,按照“全程机械化与信息化相结合、新技术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相结合”的基本要求,在全县适宜地区,加快推进区域优势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打通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瓶颈,推出一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样板,构建以点带面,推动我县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目标任务
1.开展项目示范,树立可复制推广的全程机械化样板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在我县建设玉米和马铃薯的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优化作业模式完备、农机装备高端、农机农艺充分融合的样板示范社,从工艺流程、技术要点、机具选型、服务方式等方面提炼和概括,为我县全程机械化提供解决方案。
2.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农机、农艺、信息化深度融合。全程机械化聚焦全程无人自动驾驶、卫星精准定位、地理信息、遥感遥测、传感器技术以及物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补齐“短板”,马铃薯耕整地、精量播种、节水灌溉、高效植保、机械化收获、智能装备6大作业环节,集成应用精准变量和智慧农机作业技术;破“瓶颈”,推进“互联网”+农机装备进程,引入物联网和大数据管理系统,改革机械化农业生产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强“弱项”,在薄弱环节开展试验和示范。因地制宜优选适宜的技术路线和农机装备,在播种、节水灌溉、高效植保、机械化收获等作业环节上实现突破。
3.建设“智慧农场”,培育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新型主体。以适合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农机合作社为建设平台,开展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实现农机管理信息化、田间作业智能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经营服务网络化。通过项目带动,培育现代农业特征明显、技术先进、装备优良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和玉米、马铃薯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典型,发挥辐射作用,带动我县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
4.以示范项目为抓手,提升我县全程机械化水平,争创全国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二、承担项目建设合作社条件及选择
(一)基本条件
1.农机合作社需于2018年12月31日前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经营场所面积不少于 300 平方米。
2.农机合作社拥有大中型或专用特色农机不少于15台(套),其中有一定数量的高效能机具。
3.农机合作社具备较大规模经营土地条件。农机合作社规模经营的流转土地规模600亩以上,或全程托管土地 2000 亩以上。核心试验示范基地规模不少于300亩。
4.获得国家、省级示范社称号的农机合作社优先承担。
5.具备良好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能力。
(二)承担试验示范项目的合作社的选择
制订我县承担2021年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方案,在围场政府信息网公开发布报名公告,根据报名情况组织遴选,遴选结果在网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公开遴选的方式选定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致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久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荣辉农机服务联合社三家农机合作社承担我县的示范项目。
三、项目建设内容
(一)试验示范全程机械化技术
结合我县实际,按照省实施方案要求,在以下环节开展试验示范。试验环节见附件1.
1.马铃薯、玉米部分作业环节的无人自动驾驶作业技术试验示范。
2.玉米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药、机械化(青贮、茎穗兼收)收获技术试验示范。
3.马铃薯深松整地、机械化精量施肥播种、精准施药、机械化杀秧、机械化收获技术试验示范。
4.主机集成北斗定位导航、辅助驾驶、马铃薯产量智能监测试验与示范。
(二)总结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优化玉米、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总结提炼农机、农艺和信息化充分融合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三)确定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
归纳概括工艺流程、技术要点、机具选型、服务方式等试验示范成果,为我县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解决方案。
(四)计划安排
项目建设期限到2021年12月,具体实施进度及工作安排如下:
1.2021年1-4月中旬,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实施小组、专家顾问组,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建设任务的农机合作社及资金分配,安排布置项目任务,开展项目调研,进行示范基地、试验田的规划部署,做好机具选型等工作。计划在城子镇、牌楼乡、蓝旗卡伦乡实施玉米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1000亩,其中核心示范区200亩;在御道口镇实施马铃薯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2000亩,其中核心示范区300亩。在西龙头乡、黄土坎乡、御道口镇等地开展玉米(青贮)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试验示范,面积5000亩。
2.2021年4月中旬-7月,开展专题培训,布置试验示范任务,落实机具选型和项目试验工作,安装项目区建设标志牌,完成玉米和马铃薯整地、播种作业,重点试验示范高速精量播种、精准变量施肥、高效精准喷药、自动无人驾驶等技术。
(1)测试玉米气吸式高速精播机作业速度分别为8km/h、10km/h、12km/h及以上作业条件下与常规作业的出苗率。
(2)测试马铃薯播种物联网监测系统
(3)测试高效精准无人植保机每亩作业速率、减少用工量;测试与常规用药减少10%、20%、30%药量下的防治效果。
(4)测试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的施肥准确性和肥料的利用率。
完成以上测试,保留完整数据则为合格。
3.2021年8-10月,完成玉米茎穗兼收、玉米(青贮)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的试验示范。
4.2021年11月,归纳整理全程机械化技术和验收材料,开展县、市级项目验收,完成项目资金报账,整理项目档案。
5.2021年12月,依据2021年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玉米、马铃薯全程机械化项目工作、技术报告,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四、工艺路线
(一)玉米:深松整地-高速精量联合播种机播种、水肥一体化-病虫草害防治-机械收获-秸秆打捆离田饲用。
(二)马铃薯:深松整地-高速精量播种、中耕培土、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药-机械化杀秧-机械化收获。
五、项目资金规模和使用
(一)资金规模
项目补助资金共计230万元,全部为省级资金。补助资金的支持对象为承担试验项目的三家农机合作社。
(二)补助资金使用
项目补助资金计划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1.高科技含量的农机装备补助157万元,占资金总量的68%。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配备“精准变量作业”所涉及的玉米精准施肥、精准施药、高速精量播种装备及相配套的动力机械(200马力以上拖拉机)智能监测设备和机械化联合收获设备;马铃薯整地、联合播种、中耕、精准施药、机械化杀秧、机械化收获及配套智能监测设备和动力机械拖拉机设备等;农用北斗智能应用终端系统等。该部分用于补贴农机装备的项目资金总和不低于项目资金总量的60%,单台(套)享受项目补助与农机购置补贴之和不高于市场价格的70%。购置的180马力以四驱拖拉机或玉米籽粒(青饲料、茎穗兼收)收获机或烘干设备、享受项目补助资金之和不高于35万元。
2.农机基础建设补助27万元。用于农机装备机库棚场和维修间的修复。该部分资金不得高于资金总量的12%。
3.关键环节作业补助40万元,占资金总量17.3%。用于开展玉米籽粒低破碎机械化收获作业补助试点,每亩补助80元,收获面积5000亩,作业补助资金不低于项目资金总量的15%。
4.其它补助资金6万元。用于与项目实施直接相关的农业机械租赁、设备损耗、燃料、资料购置与印制、委托服务费用等。该部分资金不得高于资金总量的3%。
六、补助方式
采取先建后补与边建边补相结合的方式,分阶段报账拨付补助资金。县农业农村部门对项目承担单位完成阶段任务情况组织核实,及时出具报账意见。6月底前,县农业农村部门支付补助资金不低于60%;11月底前支付完毕。
七、相关要求
(一)健全组织,落实责任。成立全程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县长郝立国任组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金波、财政局副局长聂玉新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农机化工作的组织领导。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附件2),负责项目建设的决策与部署工作,审核制定项目方案等。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实施小组(附件3),办公地点设在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站,组长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兼任,负责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农机装备选型、技术经济模式对比试验、机械化作业规范、机具操作规程和模式总结工作。聘请省市专家组成项目专家顾问组(附件4),负责项目工艺路线制定、机具选型、农机农艺融合、精准作业指导等工作。
(二)广泛宣传,认真服务。一是通过部门和政府网站以及部门公开栏等媒介,对全程机械化项目的主要环节,及时发布项目建设公告,让适宜补助对象都知晓项目的政策和要求。二是组织好项目建设的培训工作,分批次、分阶段举办由农机经营主体负责人、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农机大户、农机手、种植大户,农机专家及技术人员参加的项目建设、研讨等培训班,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培育项目建设队伍。三是组织农机、农艺专家、技术人员,聘请项目顾问组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做好数据采集、测试、对比等工作,优化工艺方案,完善各环节的作业标准,做好机具操作、农田作业等环节的现场指导,解决建设单位在作业中遇到的难题。进而扩大示范效果,实现传带作用。
(三)精心组织,公开透明。一是县农业农村局对项目建设要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细化项目实施步骤和阶段性工作,做到时间有节点、任务有着落,岗位有责任;二是确保项目运行公开、公正。要做到项目申报、评审标准、评审结果、各建设单位补助内容、补助结果公开、公正、公平。其中评审结果、补助结果要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确保每个环节有据可依、有据可查。
(四)规范管理,严格验收。一是规范操作。要细化项目建设单位评审、公开公示、项目验收和县级审核报账等规定,规范审核签字和档案管理,并认真予以落实,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二是要明确绩效目标和任务清单,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对照实施内容,做到工作有记录、事项有佐证,要做到文字记录详尽,图片资料清楚完整,特别是补助机具要做到“见机、见人、见票”,人机合影,机库棚修复要做好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的图像、签字记录,确保达到预期目标。三是严格验收。实施小组要对补助机具、机库棚修复情况现场勘验。确认与实施方案相符后,建设单位、验收人员进行签字。确保项目资金使用安全。
(五)做好试验,细致总结。一是要牢固树立“无试验则无项目”的管理理念。要制定项目对比实验方案,明确参加人员、试验进度安排、实验目的、试验区域、实验条件和方法、试验中采用的农机农艺技术路线、作业模式。并在实际工作中做好各项试验数据的记录采集,要组织专家对试验内容进行验收和测产,出具报告,做好原始记录存档待查。二是要建立信息报送制度。每个月至少报送一次本县工作动态,分别于6月底、11月底报送半年、全年工作总结。三是做好档案管理。项目资料包括会议纪要、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分项分部方案、标准对比试验记录、试验报告、机具、机库棚图片、项目评选和验收、财务支出等资料及时归整入档,便于备查,作为今后的工作参考和依据。
附件:1.玉米、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环节及机具设备表
2.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3.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实施小组
4.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专家顾问小组
5.2021年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任务清单
附件1: 玉米、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环节及机具设备表 序号 示范作业 环节 玉米 马铃薯 可用于补助的农业机械及配套装备 具体的实施方案 (马铃薯) 具体的实施方案 (玉米) 1 耕整地 √ 180马力及以上大型拖拉机(K值大于等于32)、犁耕旋耕机(具备深耕、旋耕两项及两项以上功能的整地机械)、联合整地机(不少于3项作业)。 购置200马力以上拖拉机,采用自动驾驶(拖拉机安装自动驾驶系统),进行深松、旋耕整地 购置200马力以上拖拉机,采用自动驾驶(拖拉机安装自动驾驶系统),进行深松、旋耕整地 2 精量播种 √ √ 玉米清垄(分层)施肥(高速)精量播种机、马铃薯播种机以及精量播种监测装备、智能电控播种设备 采用自动驾驶马铃薯四行播种机进行精量播种,安装智能监测设备把信息传输数据中心。 采用自动驾驶系统,购置深松、施肥、播种一体机,进行精量播种。安装智能监测设备把信息传输数据中心 3 节水灌溉 √ √ 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设备 采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监测灌溉 采用水肥一体化智能监测灌溉 4 高效植保 √ √ 背负式喷杆喷雾机以及精准变量控制装备、无人植保机、病虫害信息采集反馈诊断设备 背负式喷杆喷雾机及精准变量控制与无人机对比施药,安装智能监测设备把信息传输数据中心 背负式喷杆喷雾机及精准变量控制与无人机对比施药,安装智能监测设备把信息传输数据中心 5 其它田间管理 √ 4行以上马铃薯中耕培土及杀秧机 购置马铃薯培土、杀秧机进行机械化作业。 6 机械化收获 √ √ 玉米青饲料收获机、玉米穗茎兼收机及相关监测设备 购置马铃薯四行收获机,与两行收获机进行机械化收获。安装智能监测设备把信息传输数据中心 购置玉米籽粒(青饲料、茎穗兼收)收获机进行机械化收获 7 收货后处理 √ 捡拾打捆机及相关监测设备 购置捡拾打捆机械进行秸秆处理 8 智能装备 √ √ 农业用北斗智能终端(电动方向盘、北斗自动驾驶系统、传感器等)、无人驾驶系统装备 全程安装农业北斗智能终端、无人驾驶系统监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全程安装农业北斗智能终端、无人驾驶系统监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附件2: 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郝立国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王金波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聂玉新 县财政局副局长 成 员:李志强 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刘玉梅 县财政局农业股股长 冯志萍 县农业农村局财审股股长 李林 县农机推广站站长 李树学 县农机监理站站长 田艳敏 县农机推广站副站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李志强兼任。 附件3: 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实施小组 组 长:李志强 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 副组长:李林 农机推广站站长 成 员:田艳敏 农艺师 贾振清 工程师 杜春树 农艺师 安增志 助理农艺师 王立国 初级工 关峰 初级工 附件4: 全程机械化示范项目专家顾问小组 组长:籍俊杰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所研究员 成员:冯佐龙 河北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工程师 郭海燕 承德市农机管理站研究员 房庆超 承德市农机监理所高级工程师 蒋俊杰 承德市农机推广站高级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