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2910/2020-06387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发布机构: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新拨镇
成文日期: 2020-12-10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新拨镇2020年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2020-12-1018时33分 浏览次数:

1.1 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新拨镇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山洪灾害,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并参照国家防办《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山洪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编制本预案。

1.3 编制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2、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避、抢、救相结合;

3、坚持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的原则;

4、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行政区内山洪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本预案是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所预先制定的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是镇实施指挥决策和预防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

 1.5预案执行与修订

1.5.1镇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组织编制本镇预案,并负责编制辖区内各行政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5.2镇级预案由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审批备案,村级预案由镇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备案。

1.5.3 本预案自批准之日起执行,应根据本地区山洪灾害防御情况适时修订。

2基本情况

2.1地理位置

新拨镇距县城东北50公里处,位于东经117°43′21.9″,北纬42°18′11.9″,周边与棋盘山镇、宝元栈乡、山湾子乡、张家湾乡相接壤,海拔820-1815米,相对高差995米,自然坡度为15%-35%,属燕山余脉低山丘陵区。

2.1 自然情况

气候类型属“大陆季风型”山地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74毫米左右,属阴河流域上游,阴河流经全镇,阴河新拨段与山湾子段在二道河子交汇。

2.2 社会经济情况

全镇社会总面积为288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23.2万亩,森林覆盖率69%,全镇有耕地面积4.4万亩。辖13个行政村,132个居民组,4917户,总人口为17428人。辖区有县、乡直属单位18个,中学一所,小学一所、幼儿园14所,福袁脱水蔬菜有限公司及个体工商户98家。

2.3  山洪灾害类型、各类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

山洪灾害的主要类型有溪河洪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一是高强度的集中降雨是引起山洪灾害最主要的原因;二是山高坡陡,河道比降大等原因易形成山洪灾害;三是水毁工程修复难度大;四是预警设施分布量小,防灾意识淡薄;五是多年来未发生大的山洪灾害,群众有麻痹思想。

2.4 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2.4.1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现状

目前我镇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主要有建立健全组织指挥体系,镇直部门、重点厂矿企业和行业驻镇单位均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成员;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制定防御预案,进行防灾知识宣传,培训防灾演练技能,在新水泉、殷家店村建自动雨量监测站2处,各行政村安装了简易雨量监测站、预警广播、配备了铜锣1套,镇配备了卫星电话等措施。

2.4.2山洪灾害防御工程措施现状。

1、水土保持工程。我镇通过近几年的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工程对荒山荒坡进行了全面治理,其中修筑河坝4000延长米。栽植各种苗木500余万株。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对汛期地表经流起到蓄积,控制一定程度的雨量所引发山洪现象的发生。

2、河道治理工程现状。镇域境内有阴河自骆驼头村南台流入,流经岱尹下村、新拨村、旧拨村、殷家店村、二道河子村,全长近20公里,在二道河子村二道河子与阴河山湾子段交汇后流出新拨镇境域。在阴河河道两侧河坝主要是一些简易河坝,由于上游流域面积大,防洪能力相对薄弱。

2.4.3  区域内山洪灾害防御存在的问题。

各村分支,主要是一些简易河坝防御工程,主要集中在岱尹上、岱尹下、银沟、白云皋、南杨树沟村约50公里,防洪标准不足五年一遇,汛期防洪能力较差。阴河主川约20公里,沿岸无系统的河坝防御工程,涉及骆驼头、岱尹下、新拨、旧拨、殷家店和二道河子村,防御能力也较差。

3、危险区划定

危险区一般分布于河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根据辖区分布情况,山洪灾害危险区划定为新拨村、二道河子村、殷家店村、新水泉村、大素汰村、旧拨村、碧柳村、白云皋村、岱尹下村、银沟村、骆驼头村共11个村40处(具体地点见各村预案)

4、组织指挥体系

4.1 组织指挥机构

新拨镇成立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与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相同,由镇政府、武装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所辖村负责人组成,办事机构设在本级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和组织本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镇主要领导任指挥长,主管领导任副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所辖村负责人为成员。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下设信息监测、预警、人员转移、调度保障等工作组和应急抢险队。各行政村成立以村支书或村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同时组建村应急抢险队。

1、新拨镇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成员名单(有人事变动时随时调整)

指 导 员:田  东(书  记)13831482979

指 挥 长:张  涛(镇  长)18603246981

副指挥长:杜国祥(副镇长)18233800398

          席国峰(人大主席)13831493221

          李 平(政法书记、武装部长)15832892910

成   员:李亚明(副书记)13932441886

葛树桐(纪委书记)13831428499

 苏晓岩(副镇长)13932403858

魏 巍(副镇长)13932496918

张惠明(组宣部长)13483889851

          翁国仕(农水站长)13582423020

          张文军(林业站长)13831457385   

赵继森(司法所长)15933681876

王宇新(安监站长)13603343026

董瑞峰(民政所长)13784533700

杨  爽(财政所长)18932879168

王宇新(社保站长)13603343026

李  强(办公室主任)18003244799

秦东阳(城建办主任)15511795613

          崔云祥(卫生院长)13513140803

          唐  信(供电站长)13731439498

              曹成才(学区校长)13832427096

南井龙(国土所长)13180119157

朱斗宽(派出所所长)13931417352

李裴裴(联通经理)18631456795

薛吉东(二道河子村支部书记)13932490930

张金忠(殷家店村支部书记)13653341655

杨秀森(南杨树沟村支部书记)15133853220

毛福军(旧拨村村委会主任)13931406420

徐国军(新水泉村支部书记)15176773988

白  玉(大素汰村支部书记)13831476686

张亚娟(新拨村支部书记)15076971416

周文山(碧柳村支部书记)13831442080

刘喜财(白云皋村支部书记)15028546588

于景峰(岱尹上村支部书记)13833420285

柳胜泉(岱尹下村支部书记)13503346425

邱金玉(银沟村支部书记)13932484526

李亚强(骆驼头村支部书记)13832437377

2、山洪灾害防御办公室

主  任:杜国祥(兼)

成  员:翁国仕

李 

李 

办公室电话:0314-7746008

卫星电话:010-53456145

3、监测预警组:张慧明  张  鑫  王  静

4、转移安置组:杜国祥  翁国仕  张文军  李  强

秦东阳

5、调度保障组:席国峰  苏晓岩  董瑞峰  赵继森

6、抢险队伍

组建应急抢险队15个(行政村13个,镇专职应急抢险队1个,应急抢险预备队1个)

镇专职应急抢险队

队 长:翁国仕(13582423020)张文军(13831457385)

第一小分队队长:翁国仕(13582423020

队员:田文军(13603341204

         董瑞峰(13784533700

         白 玉(13831476686)      

                    李  强(18003244799)

                    任立夫(13398691664

第二小分队队长:罗晓峰(13503144729

队员:龚 磊(18832482913)

     李树军(13833414206)          

    静恩辉(13633243329

    赵文成(13293285536

     张 健(15632493623)

     张建利(18233833133

     韩小涛(15233244244

第三小分队队长:秦东阳(15511795613

队员:伞立军(18632441302

 赵继森(15933681876

张立华(13513146310

李 强(18003244799)

李 杨(15133809139)

赵 洋(19831566818)

第四小分队队长:张文军(13831457385

队员:崔云祥(13513140803

         白 硕(13785392693)

         陈利新(13785446295

         李伟东(13833403149

         崔相成(13833436356

         苗镇东(13833432496

         吴树东(13398672139

         李晓东(13785445358

         石 龙(18713486520)

         郑利民(13931408311

         赵小东(15933662551

         李海龙(15350729645

         李正旺(15233145602

          张浩鹏(13832433762

         李成业(15176702622

         杨秀远(13785381875

         孙国利(13831430366

         刘慧明(13831406798

         王春风(13472096338

         王 杰(13722411531)

         魏国志(13463142795

         王 康(18232211616)

         王永祥(15133800213

         董 伟(15732461151)

         张明阳(18631464716

  应急抢险预备队20

  队长:孙国立 佟树奇(由中小学年轻教师组成)

  各村应急抢险队13个(130人),队长由各村村委会主任担任。

4.2 职责和分工

4.2.1工作职责       

1新拨镇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主要职责: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和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镇辖区内防汛抗旱工作;负责本镇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制度的建立和群众宣传教育工作;负责本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编制及修订完善、抢险队伍建立、经费筹措和物资储备工作;负责本镇抗灾抢险组织、发动和落实工作;负责组织本镇灾后自救工作;负责本镇防汛抗旱设施建设工作;负责本镇防汛抗旱信息反馈和联络工作。

2、新拨镇山洪灾害防御办公室职责: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负责水情、雨情、险情、灾情的信息发布,进行宣传发动,落实防治措施,受指挥长委托下达下发防灾指挥部的命令和意见,对成员单位实行综合调度。    

3行政首长主要职责

镇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负责本辖区内山洪灾害防御的实施和指挥调度工作。

4、各工作小组主要职责

监测预警组:负责监测辖区雨量站,气象站等的雨量,水利工程,危险区及溪沟水位,泥石流沟,滑坡点的位移等信息;负责对县级防指,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等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转移安置组: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调度保障组: 负责与各部门与单位的联系,对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负责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的房基地用地审批手续的联系等工作。

应急抢险队:负责在紧急情况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科学有序的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5、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各村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主要职责发现险情,及时向镇指挥部报告,随时掌握雨情、水情、险情,以便和指挥部取得联系,指挥各村进行抢险。

土地所组织监督、预防地质灾害,编制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组织对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勘察、监测、预测、防治等工作。重点地质灾害点要制定并实施预警措施和紧急情况下的避险撤离方案,同时负责做好设置警示牌、发放“明白卡”等宣传工作。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负责监督、指导和协调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加强对矿山,尾矿库及其他重要工程设施安全度汛工作的监督检查,同时组织制定度汛预案、避险撤离方案,组织相应抢险队伍,防汛物资储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

公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依法打击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防汛抗旱物资以及破坏防洪抗旱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因防汛抗旱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协助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撤离或转移。

民政所组织、协调本镇水旱灾害的救灾工作。组织核查灾情,统一发布灾情及救灾工作情况,及时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灾情信息。负责组织、协调灾区救灾和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其使用情况。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捐赠等工作。

学校负责学生汛期安全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

卫生院负责灾害发生后,及时向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灾区疫情与防治信息,组织医疗卫生人员赶赴灾区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供电部门负责所辖发电和输变电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防洪工程设施启动和防汛、抗旱、排涝、抢险,救灾用电。

邮政部门保障与防汛有关的各种信函件的快速传递。

移动、联通部门依照国家和河北省有关法律和规定,与防汛主管部门密切协作,负责防汛应急通信,全力保障汛期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其下属机构间的通讯畅通。做好机动通讯和各项准备工作,保障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抢险救灾时通讯畅通。

5、 监测、预警

5.1 监测

5.1.1 监测系统的设立

镇目前在新水泉、殷家店村建自动雨量监测站2处,分别设在镇政府和新拨村;分别在镇政府和13个村设有预警广播19处,简易雨量站17个,并在各行政村配备了铜锣1套。(见附表4)

5.1.2 监测内容:

1、雨量监测

雨量观测员负责通过本村雨量站收集雨量信息。观测员根据前期降雨量及土壤含水量情况,当出现大雨、暴雨天气时24小时观测并及时将数据上报。

2、重点部位观测

山洪灾害易发区设置警示牌,建立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落实观测措施,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降雨期间要加密观测,加强巡逻。每个村、组和相关单位落实信号发送员,向群众发放明白卡,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周边群众报警,并报镇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以便及时组织转移和抗灾救灾。

5.1.3 通信

山洪灾害自动监测系统采用GPRS通信传输信息,简易监测站点采用电话,人工传输信息;山洪灾害预警发布的通信方式采用电话、手机短息、无线预警广播、手摇报警器、铜锣、卫星电话等,确保预警和指挥调度信息及时。

5.2、预警

5.2.1预警内容: 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洪水位是否达到临界值;可能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监测和预报信息;人员、财产转移命令等。

5.2.2预警启用时机:(1)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相关行政责任人应引起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应发布暴雨预警信息;(2)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应立即向下游发布预警信息;(3)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应发布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4)水库及山塘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5.2.3预警发布及程序:根据调查,监测,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及时发布警报.各地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预警程序和启用条件.(1)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发布,按照镇→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2)如遇紧急情况(滑坡,水库山塘溃坝等)村可直接报告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和镇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并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

5.2.4、预警等级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的降雨强度及降雨范围,将山洪灾害预警分为3个级别:

1、当气象部门预报雨强度为暴雨时(24小时降雨量50-100mm或1小时降雨量40-60mm以上)为山洪灾害危险预警,称为三级预警。

2、当气象部门预报雨强度为大暴雨时(24小时降雨量100-200mm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80mm以上)为山洪灾害中度危险预警,称二级预警。

3、当气象部门预报雨强度为特大暴雨时(24小时降雨量大于200mm1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100mm以上)为山洪灾害高度危险预警,称为一级预警。

5.2.5、预警实施程序

1、当接到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发布的三级预警或镇利用自有的监测设备监测到1小时降雨量达到40-6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雨总量达到50-100毫米以上时,村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组成巡逻小组,开始降雨后,巡逻小组携带报警及通讯工具进行巡逻,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可能受威胁的群众报警。群众接到警报后,立即向事前指定的地点撤离。在向群众报警以后,要立即向上级主要领导报告。

2、当接到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发布的二级预警或村利用自有的监测设备监测到1小时降雨量达到8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雨总量达到100-200毫米以上,村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通知各村在启动三级预警的基础上,由村干部参加巡逻,降雨后,每间隔一小时由带队的镇干部向当天上级防汛值班的带班领导报告巡逻情况,并严格实行零报告制度,即使未出现问题,也要定时进行联络,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附近群众报警。群众接到警报后,要立即报告县防汛指挥部。镇领导要迅速赶往该地区,指挥抢险救灾。

3、当接到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发布的一级预警或村利用自有的监测设备监测到1小时降雨量达到10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雨总量达到200毫米以上,或有泥石流、滑坡征兆时,镇主要领导根据事前的分包任务,在降雨前到达分包区,靠前指挥,降雨后,每间隔半个小时由巡逻带队的镇干部向分包地区的镇领导报告巡逻情况,严格实行零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附近群众报警。群众接到警报后,立即向事前指定地点撤离。在报警以后,要立即报告县防汛指挥部。卫生、交通、电力、通讯、民政、公安、预备役等镇山洪灾害指挥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6、 转移安置

6.1 转移安置

随时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

6.1.1转移遵循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弱病残人员后一般人员的原则,应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

6.1.2转移地点,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 各行政村、危险区域学校、企事业单位按汛前拟定好的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组织人员撤离,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路线要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带.不要顺着溪河沟谷上下游,泥石流沟上下游,滑坡的滑动方向转移,应向溪河沟谷两侧山坡或滑动体的两侧方向转移。同时因地制宜地采取集中,分散等安置方式,新拨镇各行政村及机关单位转移路线见各行政村防御预案。

     6.1.3如交通,通讯中断时,镇要利用卫星电话联络,村(组)采取躲灾避灾的应急措施。

6.1.4险情解除。采用电话或通讯员报告方式,通知各村、组、企事业单位解除险情,抢险队按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指令行事。

6.2 转移安置纪律

转移工作采取镇、村、组干部层层包保负责的办法实施,明确转移安置纪律,统一指挥,安全第一。

7 、抢险救灾

7.1 抢险救灾准备

7.1.1 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意识。

7.1.2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确定抢险救灾方案。(主要包括人员组织、物资调拨、车辆调配和救护等)。

7.1.3抢险救灾的准备包括救助准备、资金准备、物资准备等。

7.2抢险、救灾

7.2.1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和生命财产安全。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

7.2.2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7.2.3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7.2.4对紧急转移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做好卫生防疫、饮食起居保障工作。

7.2.5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

8、保障措施

8.1常备防汛工作措施

1、各村要制订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要准备一些防洪抢险的必要工具和物资,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汛情通告。

2、各村要加强检查和防范工作,对本村事故多发地段要切实做好防范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整改,对有可能出现险情的房屋限期进行处理,需要撤离的马上撤离,需要改造的马上进行改造,把隐患消除在汛期到来之前,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对本村内容易受淹的地方,要逐点检查,保持排水设施畅通。

3、加强对群众的汛期安全教育。各村要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群众开展汛期安全教育,强化群众安全意识,特别是要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加强群众应对洪水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提高群众自救自护能力。

4、迅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各村要根据当地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分布特点及诱发因素,尤其是沿河道、沟边修建的住宅进行重点排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及时反馈镇防汛办公室。凡有安全隐患的住宅、民房,要立即转移群众到安全的地方,确保群众安全。

5、各村汛期要加强值班工作,村领导班子在汛期期间不准请假,主要领导必须坚持值班。村委会主要领导和镇防汛办负责人要保持通讯畅通,遇有特殊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6、加强对群众防汛知识的宣传,把防汛的基本知识宣传到户、到人,提高自身防范灾害的能力。

7、在山洪灾害易发区设立警示牌

8、组织对镇村责任人、预警人员、抢险队员等进行培训,掌握山洪灾害防御基本技能。

9、组织区域内人员开展实战演练。

10、组织村民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

8.2当遇有重大汛情时的措施

1、镇防汛指挥部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及时给群众发出防御通知,防指成员全部进入临战状态,指挥长坐镇指挥部署。镇、村要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及时将有关信息上传下达。

2、各村要按通知要求,立即行动,主要负责人要坚守岗位,检查落实防洪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对紧急情况要及时上报,及时申请上级防汛指挥部进行物资及抢险队伍支援。

3、各村防御组织相关人员随时待命,要做好转移的准备。

4、切实加强预防管理,严防重大事故发生。若确定因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发生重大事故,各村负责人及现场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自救措施,同时立即上报,以便进行全方位救援,把损失降到最低。

5、各村内有建筑施工的,要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检查,加固相关施工设备,制订安全撤离和疏散方案,确保施工工地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汛前,镇政府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要有专人负责。

8.3工作纪律

为及时、有效地实施预案,镇政府已制定相应的工作纪律,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层层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

2、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失职、渎职、脱岗离岗、不听从指挥的,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3、水、雨情报告及时,有险要速报,会商要及时,指挥要果断。

4、暴雨天气,镇村干部未经批准不得离岗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