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2919/2020-06270 主题分类: 民政、扶贫、救灾 发布机构: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广发永乡
成文日期: 2020-12-08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广发永乡山洪灾害易发区防洪预案
2020-12-0814时52分 浏览次数: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广发永乡山洪灾害易发区防洪预案

一、 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有效防御广发永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山洪灾害,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并参照国家防办《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大纲》、《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山洪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编制本预案。

三、编制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2、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避、抢、救相结合;

3、坚持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的原则;

4、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四、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

广发永乡地处县城东北部,距县城32公里,东邻育太和乡和郭家湾乡,北与新拔乡接壤,西邻棋盘山镇和朝阳湾镇,南与朝阳湾镇搭界。 自然情况

属温带季风性气候,为乌拉岱河流域,海拔1100—1700米,年平均降水量为455毫米,年平均气温4.3摄氏度,无霜期120天左右。)社会经济情况

全乡辖5个行政村,65个居民组,2457户,10067口人,总面积199598亩,耕地面积22302亩,水浇地1500亩,有林面积118612亩,森林覆盖率59.4%。全乡有商业网点37处,木材加工厂4个,餐饮部4个,其它服务性网点45处。

五、山洪灾害类型、成因和特点

山洪灾害的主要类型有溪河洪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一是高强度的集中降雨是引起山洪灾害最主要的原因;二是山高坡陡,河道比降大等原因易形成山洪灾害;三是水毁工程修复难度大;四是预警设施分布量小,防灾意识淡薄;五是多年来未发生大的山洪灾害,群众有麻痹思想。

、组织指挥体系

广发永乡成立山洪灾害易发区防御组织指挥机构,由本级政府、人武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所辖村负责人组成,办事机构设在本级政府相关部门。

组织指挥机构

1、广发永乡山洪灾害易发区组织指挥中心

总指挥长  安瑞国(书记) 

张建军长)

  责:负责指挥山洪灾害防御全面工作。

副指挥长:  王桂彬(副长)

            贾秀丽(人大主席)

              (副长)

成    员:  梁海军(副书记)

张  杰(纪委书记)

丁毕宁(组宣部长)

高丽辉水站长)

任志刚(林业站长)

刘连军(司法所长)

方文城(安监站负责人

王英佳(财政所长)

王佳泽(民政所长)

王  磊(扶贫站长)

于春江(卫生院长)

季占军(联通经理)

  (供电站长)

郭海明寄宿制小学

丁国军(大杖子村支部书记)

池君明(广发永乡村支部书记)

王成栋 (车道沟村支部书记)

刘耀彬(协力永村支部书记)

李  华(裕太城村支部书记)

  责:负责本乡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制度的建立和群众宣传教育工作;负责本乡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编制及修订完善、抢险队伍建立、经费筹措和物资储备工作;负责本乡抗灾抢险组织、发动和落实工作;负责组织本乡灾后自救工作;负责本乡防汛抗旱设施建设工作;负责本乡防汛抗旱信息反馈和联络工作。

2、山洪灾害防御办公室

主   任:王桂彬(兼)

成   员:  

方文城 

办公室电话: 0314-7836033 

卫 星 电话:18603344711

  责: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负责水情、雨情、险情、灾情的信息发布,进行宣传发动,落实防治措施,受指挥长委托下达下发防灾指挥部的命令和意见,对成员单位实行综合调度。

3、监测预警

苗清俐

  

  责:负责监测辖区雨量站,气象站等的雨量,水利工程,危险区及溪沟水位,泥石流沟,滑坡点的位移等信息;负责对县级防指,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险情等信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负责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预警。

4、转移安置

任志刚

高利辉

  责: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5、调度保障组

袁玲玲 

王英佳

  责:负责与各部门与单位的联系,对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负责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的房基地用地审批手续的联系等工作。

抢险队伍

组建应急抢险队6个(行政村5个、应急抢险队1个)

队长:王桂彬(15933658678)

   (13831487133)

小分队队长:任志刚13633140619

  员:  15231485188

       张  志(15512365610

张振民15531435800

刘成信13932481345

  13832449661

狄国权(13231457389)

郭振学(13623149204

毕小波(18231469699

小分队队长 姚琦(18603344711

  员:孟祥国15231485188

  15031681235

孙树权13722402269

刘连军15128551557

袁玲玲15028991344

王佳泽15732411704

  18932898780

刘亚平(18931409839

第三小分队队长: 方文城18231469699

  员:    15031658433

张振民(15731499507

  (18631463839

  13343146574

于海清(15833249220

高利辉18131887383

  丹(18631480550

赵海洋(15632433751

各村应急抢险队5个(100人)队长由村书记担任。

   

  责:负责在紧急情况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科学有序的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各村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主要职责发现险情,及时向指挥部报告,随时掌握雨情、水情、险情,以便和指挥部取得联系,指挥各村进行抢险。

土地所组织监督、预防地质灾害,编制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组织对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勘察、监测、预测、防治等工作。重点地质灾害点要制定并实施预警措施和紧急情况下的避险撤离方案,同时负责做好设置警示牌、发放“明白卡”等宣传工作。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负责监督、指导和协调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加强对矿山,尾矿库及其他重要工程设施安全度汛工作的监督检查,同时组织制定度汛预案、避险撤离方案,组织相应抢险队伍,防汛物资储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

公安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依法打击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防汛抗旱物资以及破坏防洪抗旱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因防汛抗旱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协助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撤离或转移。

交警队协调组织公路设施的防洪安全工作,在紧急情况下责成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强行清除碍洪设施。协调组织运力,做好防汛抗旱和防疫人员、物资及设备的运输工作。

民政所组织、协调本水旱灾害的救灾工作。组织核查灾情,统一发布灾情及救灾工作情况,及时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提供灾情信息。负责组织、协调灾区救灾和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其使用情况。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捐赠等工作。

学校负责学生汛期安全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

卫生院负责灾害发生后,及时向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灾区疫情与防治信息,组织医疗卫生人员赶赴灾区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供电部门负责所辖发电和输变电设施的安全运行,保障防洪工程设施启动和防汛、抗旱、排涝、抢险,救灾用电。

粮储部门负责制定粮食供应保障应急预案确保灾后粮食供应。 

邮政部门保障与防汛有关的各种信函件的快速传递。

移动、联通部门依照国家和河北省有关法律和规定,与防汛主管部门密切协作,负责防汛应急通信,全力保障汛期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其下属机构间的通讯畅通。做好机动通讯和各项准备工作,保障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抢险救灾时通讯畅通。

加油站在出现重大险情时,保障抗洪抢险车辆的油料供应。

1、监测系统的设立

乡目前共有自动雨量监测站1个,建在广发永村;分别在乡政府和5行政村设有预警广播及简易雨量站5个,并在各行政村配备了铜锣1套。

1.1 雨量监测

雨量观测员负责通过本村雨量站收集雨量信息。观测员根据前期降雨量及土壤含水量情况,当出现大雨、暴雨天气时24小时观测并及时将数据上报。

1.2重点部位观测

山洪灾害易发区设置警示牌,建立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落实观测措施,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降雨期间要加密观测,加强巡逻。每个村、组和相关单位落实信号发送员,向群众发放明白卡,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向周边群众报警,并报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以便及时组织转移和抗灾救灾。

1.3 通信

山洪灾害自动监测系统采用GPRS通信传输信息,简易监测站点采用电话,人工传输信息;山洪灾害预警发布的通信方式采用电话、手机短息、无线预警广播、手摇报警器、铜锣、卫星电话等,确保预警和指挥调度信息及时。

2、预警内容

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洪水位是否达到临界值;可能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监测和预报信息;人员、财产转移命令等。

2.1预警启用时机:(1)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相关行政责任人应引起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降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应发布暴雨预警信息;(2)当上游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应立即向下游发布预警信息;(3)当出现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征兆时,应发布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4)水库及山塘发生溃决性重大险情时应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2.2预警发布及程序:根据调查,监测,分析,按临界雨量,水位,山洪灾害征兆等,及时发布警报.各地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预警程序和启用条件(1)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发布,按照→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2)如遇紧急情况(滑坡,水库山塘溃坝等)村可直接报告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和乡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并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

2.3预警等级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的降雨强度及降雨范围,将山洪灾害预警分为3个级别:

1当气象部门预报雨强度为暴雨时(24小时降雨量50-100mm或1小时降雨量40-60mm以上)为山洪灾害危险预警,称为三级预警。

2当气象部门预报雨强度为大暴雨时(24小时降雨量100-200mm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80mm以上)为山洪灾害中度危险预警,称二级预警。

3当气象部门预报雨强度为特大暴雨时(24小时降雨量大于200mm1或1小时降雨量达到100mm以上)为山洪灾害高度危险预警,称为一级预警。

2.4预警实施程序

1、当接到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发布的三级预警或利用自有的监测设备监测到1小时降雨量达到40-6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雨总量达到50-100毫米以上时,村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组成巡逻小组,开始降雨后,巡逻小组携带报警及通讯工具进行巡逻,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可能受威胁的群众报警。群众接到警报后,立即向事前指定的地点撤离。在向群众报警以后,要立即向上级主要领导报告。

2、当接到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发布的二级预警或村利用自有的监测设备监测到1小时降雨量达到8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雨总量达到100-200毫米以上,山洪灾害防御组织指挥机构通知各村在启动三级预警的基础上,由村干部参加巡逻,降雨后,每间隔一小时由带队的乡干部向当天上级防汛值班的带班领导报告巡逻情况,并严格实行零报告制度,即使未出现问题,也要定时进行联络,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附近群众报警。群众接到警报后,要立即报告县防汛指挥部。乡领导要迅速赶往该地区,指挥抢险救灾。

3、当接到上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发布的一级预警或村利用自有的监测设备监测到1小时降雨量达到10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降雨总量达到200毫米以上,或有泥石流、滑坡征兆时,乡主要领导根据事前的分包任务,在降雨前到达分包区,靠前指挥,降雨后,每间隔半个小时由巡逻带队的乡干部向分包地区的乡领导报告巡逻情况,严格实行零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向附近群众报警。群众接到警报后,立即向事前指定地点撤离。在报警以后,要立即报告县防汛指挥部。卫生、交通、电力、通讯、民政、公安、预备役等乡山洪灾害指挥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能,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七、危险区划定                                                                                                                                                                                                                                                                                                                                                                                                                                                                                                                           

危险区一般分布于河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危险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耕地等的破坏。在地势较高、平坝或坡度平缓的地带,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为安全区。

  危险区划定:一是重点村:裕太城村;二是重点地区∶裕太城村共有14组2;东沟沟里和西沟沟里。

八、 抢险救灾

抢险救灾准备

1、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防灾意识。

2、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确定抢险救灾方案。(主要包括人员组织、物资调拨、车辆调配和救护等)。

3、抢险救灾的准备包括救助准备、资金准备、物资准备等。
抢险、救灾

1、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报告的同时,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群众和生命财产安全。紧急情况下可以强制征用和调配车辆、设备、物资等。

2、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监测、防御。

3、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4、对紧急转移人员作好临时安置,做好卫生防疫、饮食起居保障工作。

5、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

、保障措施

常备工作措施

1、各村要制订山洪灾害易发区防御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要准备一些防洪抢险的必要工具和物资,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汛情通告。

2、各村要加强检查和防范工作,对本村事故多发地段要切实做好防范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整改,对有可能出现险情的房屋限期进行处理,需要撤离的马上撤离,需要改造的马上进行改造,把隐患消除在汛期到来之前,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对本村内容易受淹的地方,要逐点检查,保持排水设施畅通。

3、加强对群众的汛期安全教育。各村要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群众开展汛期安全教育,强化群众安全意识,特别是要安排相关专业人员加强群众应对洪水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提高群众自救自护能力。

4、迅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各村要根据当地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分布特点及诱发因素,尤其是沿河道、沟边修建的住宅进行重点排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及时反馈乡防汛办公室。凡有安全隐患的住宅、民房,要立即转移群众到安全的地方,确保群众安全。

5、各村汛期要加强值班工作,村领导班子在汛期期间不准请假,主要领导必须坚持值班。村委会主要领导和乡防汛办负责人要保持通讯畅通,遇有特殊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6、加强对群众防汛知识的宣传,把防汛的基本知识宣传到户、到人,提高自身防范灾害的能力。

7、在山洪灾害易发区设立警示牌

8、组织对村责任人、预警人员、抢险队员等进行培训,掌握山洪灾害防御基本技能。

9、组织区域内人员开展实战演练。

10、组织村民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方案

当遇有重大灾情时措施

1、防汛指挥部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实际,及时给群众发出防御通知,防指成员全部进入临战状态,指挥长坐镇指挥部署。、村要保证24小时有人值班,及时将有关信息上传下达。

2、各村要按通知要求,立即行动,主要负责人要坚守岗位,检查落实防洪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对紧急情况要及时上报,及时申请上级防汛指挥部进行物资及抢险队伍支援。

3、各村防御组织相关人员随时待命,要做好转移的准备。

4、切实加强预防管理,严防重大事故发生。若确定因人力不可抗拒因素发生重大事故,各村负责人及现场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自救措施,同时立即上报,以便进行全方位救援,把损失降到最低。

5、各村内有建筑施工的,要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检查,加固相关施工设备,制订安全撤离和疏散方案,确保施工工地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汛前,政府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要有专人负责。

附表:1、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

2、监测站点分布表

附表1            

山洪灾害危险区基本情况表

(镇)

具体地点

人口

(人)

户数

(户)

耕地

(亩)

房屋结构

固定资产(万元)

备注

木(栋)

砖(栋)

广发永

裕太城村

7、8

东沟沟里

204

65

856

19

56

560

广发永

裕太城村

10、16组

西沟沟里

213

72

746

18

61

410

附表2           

监测站点分布表

序号

所在乡镇

站名

地点

监测内容

信息报送方式

报送对象

观测方式

监测人员

联系方式

人工

观测

遥测

备注

1

广发永

广发永乡

人工观测

姚琦

18603344711

2

广发永

广发永村

人工观测

于国德

13785445330

3

广发永

大杖子村

人工观测

孙艳利

13731443955

4

广发永

车道沟村

人工检测

赵学林

15097833111

5

广发永

协力永村

人工检测

朱立峰

15831467171

6

广发永

裕太城村

人工检测

李术

13785374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