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2909/2022-07547 主题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龙头山镇
成文日期: 2022-12-30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龙头山镇人民政府2023年工作谋划
2022-12-3010时11分 浏览次数:

2023年龙头山镇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绿色崛起,以建设县城北部绿色新城为目标,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经济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等,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力争龙头山镇建设成为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社会发展”的新农村,以优异的成绩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县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大力弘扬践行“塞罕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做好改革开放、项目建设、环保治污、乡村振兴、风险防控、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奋力开创美丽幸福龙头山镇建设新局面,以优异的成绩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二、工作目标

“十四五”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以上,招商引资增长2%以上,全面完成省市县下达的安全生产、环保治污等各项约束性指标任务。

三、发展定位

结合龙头山镇镇情,立足毗邻县城的区位优势,全镇争取实现经济明显发展,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民主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

四、发展思路

(一)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促进镇域经济增长

千方百计争资争项,夯实龙头山镇全面高质量项目发展:2022年我镇共谋划项目9个,强力推进2个重点产业项目,包括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其中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6095万元,年可集中供养特困人员592人,推进了我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事业发展;汽车产业园项目投资1000万元,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提高物流效率,建立高效的物流系统,连通承德、内蒙古等广阔的消费市场,充分利用交通,地理位置,以及货源优势,形成一个覆盖北方的现代物流网络。

(二)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中高端农业产业链发展

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做大做强特色生态农业。提升绿色优质农副产品供给,积极推进特色农副产品优势区创建。一是以“农业结构调整+扶贫”项目为依托,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二是培养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一镇一村一主业格局;三是依托科技惠农政策,推进科普基地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四是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带动农民增收至富;五是加强农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六是抓好恒东马铃薯储窖建设项目,蓝莓基地、黑木耳菌包基地等现代农业项目的续建等工作,不断扩大规模及生产经营模式,提升产业附加值。

(三)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坚持党建引领各项中心工作,构建“党建+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促进乡镇全面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脱贫户,监测户各项帮扶措施。积极抓好本地特色产业,实现以产业振兴为基础的五大振兴,不断丰富完善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工作,发挥我镇资源及地理优势,不断增加村集体收入。打造绿色生态旅游小镇。紧抓我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重要契机,进一步建设龙头山镇驿站,做到集停车、休息、旅游咨询服务、特色农产品售卖等功能于一体,结合土城子战国遗址发展文化体验,提升打造顺鑫生态康养产业园,完善集散、餐饮、住宿、农庄休闲康养功能,依托生态农业发展,努力打造生态产业型美丽乡镇。开展厕所张改工作。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加强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有效衔接,多渠道建立改造厕所的使用与维护、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长效运行机制,配备专业的管护员、建立管护制度、设立服务电话、配备基本的工具等,并建立管护台账和服务记录,进一步健全镇村两级管理网络,明确工作职责,巩固和扩大农村改厕工作成果切实做到为民服务,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深化全国文明村镇建设成果,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开展文明时间活动和理论宣讲,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治理婚丧陋习,为改善人居环境提供精神保障。

(四)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大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重点完善道路硬化,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推进8个行政村4G网络覆盖。大力支持卫生教育事业。加快农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进程,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加强龙头山镇小学和各村幼儿园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严格落实民生政策。普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养老保险等,提升全镇参保率,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深入贯彻各项社会保障政策,不断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落实农村低保、优抚安置、扶贫解困、大病救助等惠民政策,解决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转变工作作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面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全面完善镇村基层便民服务中心配套建设,进一步开展妇联、残联、教育等救济救助工作,推进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五)在维护公共安全上持续用力,营造和谐稳定大局

一是进一步强化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抓好食品药品、森林草原防火、防汛减灾、防疫灭病等重点工作,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坚持严抓严管严控,以大气污染治理、空气质量改善为重点,全力抓好污染源排查整治、洁净煤推广工作,以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为重点,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为重点,扎实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持续提升全镇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态文明理念宣传教育,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全民生态保护意识。三是矛盾纠纷排查坚持常抓不懈,发现隐患积极化解。落实我镇“四步调解法”工作机制。坚持领导干部包案、约访、下访制度,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及时处理解决矛盾纠纷,推进信访积案化解。认真做好法制宣传工作,增强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意识,努力提高全镇人民法律素质水平。

(六)做好“加减乘除”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镇紧紧根据上级工作指示精神,严格疫情管控措施,做好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扎实做好基础性排查,完善网格包保制度,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最大限度排除隐患,对公共场所经常性的进行消杀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进行整改,加强通行车辆及人员疫情查控,落实好健康码通行制度,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做好网格化动态管理,压实“五包一”防疫责任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本着“应设尽设、宜设则设”的原则,在各村重点交通入口设置检查站,对人员管控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报,全镇共设9个检查站,41个工作人员,确保来返围人员第一时间落实管控,切实起到了一线阻击作用全力维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同时,强化宣传教育工作,避免在社会中出现麻痹大意的思想,筑牢疫情防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