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2467/2022-04318 |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 发布机构: 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分局 |
成文日期: 2022-03-21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2022年2月8日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要求,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批。现将该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拟审批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自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以提出听证申请。
电话:0314-7528571 传真:0314-7528189 通讯地址:围场县围场镇木兰南路行政服务中心 邮编:068450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地址 | 建设单位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项目基本情况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公示日期 |
1 |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综合改造工程
|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龙头山镇生活垃圾填 埋场厂区内,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 42°0′3.949"、东经 117°42′7.759"。 |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 | 北京神州瑞霖环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施工 期环 境保 护措 施 本项目不涉及土建工程,主要涉及技改设备安装,产污环节主要为施工废水、 施工生活垃圾、施工设备噪声等污染物。 1、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噪声主要来自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噪声。施工期噪声影响虽 然是暂时的,但是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机械一般都具有噪声高、无规则等特点。 为尽可能减少噪声对居民产生影响,采取以下降低噪声措施: (1)施工单位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先进的工艺,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 施工中闲置设备及时关闭。对于动力机械设备进行经常检修,减少由于部件松动等 原因引起的噪声; ( 2)不在夜间( 22:00~6:00)施工; ( 3)在需连续施工的特殊工段,应首先对周围单位做好协调工作,然后经过有 关部门批准,办理相应手续后,公告附近单位; ( 4)加强施工期环境监理,施工单位设专人负责施工机械的保养和维护,保养 和维护要有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定期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每个工人严格按 照规范使用各类机械,避免因故障产生突发噪声。 2、施工期废水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施工现场工人生活区排放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 是 SS、COD、BOD5等,施工期依托厂区内厕所,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产生不利 影响。 3、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 后,送垃圾填埋区卫生填埋。因此,施工期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3 运营 期环 境影 响和 保护 措施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恶臭气体。 项目污水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散发出少量恶臭气体,项目废气主要来自 沉淀池、调节池、浓缩液池的恶臭气体。沉淀池、调节池为原有工程,已通过池体 密封,加强垃圾填埋场周边绿化,减小恶臭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浓缩液罐通过 采取罐体密闭的措施,减小恶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根据厂区日常监测报告,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 2 标 准限值。综上所述,本项目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1)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采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2-2008)推荐模式中的大气环境防 护距离模式计算本项目无组织排放源污染物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经计算,评价范 围内没有超标点,按照导则要求本项目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0m。 ( 2)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中工业企业卫生 防护距离的计算公式计算项目所设置的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及所选取的参数如 下: m C D c C A BL L Q ( 0.25r 2 )0.50 1 + = Cm――标准浓度限值,( tj36-79)中表 1 标准;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根据该生产单元占 地面积 S(m2)计算,r=(S/π)0.5,S=600m2;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区年平 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从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T3840-91)中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表查取;年平均风速为 1.7m/s; 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 经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计算,卫生防护距离为 50m。本次评价要求污水处理 站选址时与最近的敏感点之间的距离大于 100m,才能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34 2、水环境影响分析 (1)项目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技改项目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废水,经场内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至 市政污水管网,由围场县天澄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①渗滤液处理工艺可行性分析 两级 DTRO 工艺广泛应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预处理+两级 DTRO 渗滤液处理工艺,是一种创新的反渗透膜技术,具有不受渗滤液可生化性的影响, 膜使用寿命长,膜组件易于维护,过滤膜包更换费用低,可以间歇运行等优点,工 艺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规范(试行)》(HJ564-2010) 的标准要求。根据设计两级 DTRO 污染物去除效率不低于表 15 中去除率。 表 15 两级 DTRO 污染物去除效率分析 工艺 段 项目 CODcr (mg/L) BOD5 (mg/L) NH3-N< mg/L> TP (mg/L) SS (mg/L) pH(无 量纲) 一级 DTR O 岀 水 进水 ≤15000 ≤8000 ≤1500 ≤1800 ≤800 6.0-8.0 出水 600 320 150 180 8 6.0-8.0 去除 率 >96% >96% >90% >90% >99% 6.0-8.0 二级 DTR O 岀 水 进水 ≤600 ≤320 ≤150 ≤180 ≤8 6.0-8.0 出水 36.0 19.2 15 27 - 6.0-8.0 去除 率 >94% >94% >90% >85% >99% 6.0-8.0 综合去除效 率 >99.76% >99.76% >99.0% >98.5% >99.99% 6.0-8.0 本项目取值 99.5 99.6 98.8 98.5 98.0 - 经“预处理+两级 DTRO”处理后,项目出水水质见表 16。 表 16 渗滤液处理站设计进水指标 序 号 污染物 产生浓度 (mg/L) 处理后浓度 (mg/L) 处理效 率(%) GB16889-2008 标准值(mg/L) 围场县天澄 污水处理厂 进水指标 达标 情况 1 CODcr 10000 45.0 99.5 100 300 达标 2 BOD5 4000 16.0 99.6 30 150 达标 3 氨氮 1300 15.6 98.8 25 35 达标 4 SS 1000 20.0 98.0 30 / 达标 5 TN 1500 22.5 98.5 40 / 达标 6 总磷 15 0.225 98.5 3 3 达标 7 总汞 0.005 0.0003 93.8 0.001 / 达标 8 总镉 0.02 0.0005 98 0.01 / 达标35 9 总铅 0.12 0.048 60 0.1 / 达标 10 总砷 0.04 0.013 66.7 0.1 / 达标 11 总铬 0.04 0.01 75 0.1 / 达标 12 六价铬 0.03 0.008 75 0.05 / 达标 项目渗滤液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两级 DTRO”处理后出水水质满足《生活垃圾 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的排放标准及围场县天澄污水处理厂进水 指标,能够保证各年龄段填埋场渗滤液的稳定达标排放。 因此,项目渗滤液处理措施可行。 ②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的环境可行性评价 围场县天澄污水处理厂主体工艺采用“一级处理+调节池+CASS 池/PACT 池+混 凝沉淀池+深床滤池+紫外线消毒工艺”工艺,根据围场县天澄污水处理厂审批意见, 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标准限值为 pH 为 6~9;COD 为 30mg/L;BOD5为 6mg/L;NH3-N 为 1.5mg/L;悬浮物 6mg/L; TP 为 0.3mg/L;TN 为 10mg/L。处理后水排入伊逊河。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规模为 5000m3/d,服务范围为围场县排放的生活污水以及镇区排放的工业废水。本项目废水 排放量为 14125.5m3/a,废水产生量较小,且项目位于围场县内,位于围场县天澄污 水处理厂收水范围内,污水处理厂能够收纳本项目污水。因此本项目废水依托围场 县天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可行。 ( 2)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本项目工艺流程及建设内容,渗滤液处理车间已经完成重点防渗。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为垃圾渗滤液,属于常规污染物,污水的水质较简单,正常 工况下,各项防渗措施均要按照严格要求实施,基本杜绝了污染物在厂区下渗途径, 使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但在非正常工况下,如 污水管线破裂和阀门部位跑、冒、滴、漏或者防渗措施损坏情况下,有可能对地下 水水质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为了防控该项目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污水处理站一体装置排污管道底层须做 防渗漏层处理措施,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底层须设有防渗结构层。要防止管网运 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首先要保证管道施工质量,严格检查安装管道的质量,保证管道接口的质量,管道使用前的压力及漏水实验。在营运期要制定规章制度定期对 运行设备进行检修,特别是泵站管理人员应认真检查管网运行状况,发现异常及时 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由主管部门派专业人员及时检修,保证管网漏损率最小。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正常状态下,本项目的地表与地下的水力联系基本被切断, 污染物不会规模性渗入地下水,基本不会对地下水体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项目运营期对区域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3、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噪声源主要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机械设备、风机、 泵类等运行所产生的机械噪声。产生的噪声级约为 75~85dB(A)。发生噪音的设备可 采用独立基础,基础与设备连接处采用橡胶垫、弹簧等减振措施,水泵与管道连接 处采用柔性连接,减少、阻断振动传播,也可防止噪声的传播,管道支架与墙体作 弹性支承连接,管道穿墙设置弹性垫层。 项目位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车间内。因此,正常状态下,各边界昼夜噪声排放 值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 2 类标准。 综合分析,本项目在采取相应治理措施后,对区域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项目运行期生产固废为 DTRO 系统中定期更换的 DT 膜组,其使用周期长,更 换周期为 3~5 年,一次废弃量约为 50kg,属一般固废。更换后送到垃圾填埋场填埋 处理。 综上所述,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均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对区域环境影响 不大。 5、环境风险分析 (1)风险调查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 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 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 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 3637 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涉 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等的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 项目(不包括核建设项目)”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本项目渗滤液处理过程中使用 硫酸(CAS号:7664-93-9),需对该项目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 2)风险初判 ①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及环境风险潜势判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计算所涉及的每种 危险物质在厂界内的存在总量与其附录 B 中所对应临界量的比值 Q: A.当只涉及一种危险物质时,计算该物质的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即为 Q; B.当存在多种危险物质时,则按下式计算物质总量与其临界量比值(Q):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最大存在总量( t); Q1,Q2……Qn—每种危险物质的临界量( t)。 对照危险物质临界量和本项目生产涉及的各种危险物质的最大储存量情况,具 体见表 17。 表 17 企业危险物质最大存储量与临界量比值* 序号 物质名称 最大存储量 q( t) 临界量 Q( t) q/Q 1 硫酸 9.15 10 0.915 由表可知,项目危险物质最大存储量与临界量比值 Q=0.915,Q<1,可判定该项 目环境风险潜势为 I。 ②评价等级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环境风险评价工作 等级划分具体见表 18。 表 18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环境风险潜势 IV、IV+ III II I 评价工作等级 一 二 三 简单分析 a 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环境 风险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见附录 A。 该 项目 环境 风险 潜 势为 I , 根据 《建 设项 目 环境 风险 评 价技 术导 则》(HJ169-2018),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 ( 3)环境风险识别 项目使用的硫酸危险化学品,储存在渗滤液车间东侧,泄漏后会地下水和土壤 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将硫酸确定为本项目的风险因子。 ( 4)环境风险分析 根据同类项目类比调查,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分析,项目存在的风险隐患主 要存在以下几方面:本项目使用硫酸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如发生泄漏事故,地下水 和土壤造成一定的危害。 由于本项目使用硫酸置于专用罐体内,且渗滤液车间已做好防渗,因此,基本 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 5)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 ①风险源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 A、总图布置(风险源)风险防范措施 厂区中配套建设应急救援设施,救援通道,应急疏散避难所等防护设施,按《安 全标准》规定在生产区、贮存区设置有关的安全标志。 B、运输过程中的事故防范措施 企业采购硫酸由供应商使用专用车辆按照相关规定运输。 ②风险泄露途径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 A、贮存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 a)在装卸硫酸前,预先做好准备工作,了解物品性质,检查装卸搬运工具。 ( b)操作人员应根据不同物品的危险特性,分别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包括工 作服、手套等。 ( c)硫酸洒落地面上应及时清除,对易燃易爆物品应用松软物经水浸湿后扫除。 ( d)装卸硫酸时,不得饮酒、吸烟,工作完毕后根据工作情况和危险品的性质, 及时清洗手、脸、漱口或淋浴。保持现场空气流通,如果发现恶心、头晕等中毒现 象,应立即到新鲜空气处休息,重者送医院治疗。 ( e)加强工程管理,定期派人巡查。 38B、使用过程防范措施 ( a)根据硫酸的性质,对硫酸所在车间考虑防火、防爆、耐腐蚀及排风的要求, 所在车间应设局部排风,以保证室内处理良好的工作环境。 ( b)消防灭火设施配备和布置情况应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设计。 除以上管理措施外,针对不同危险品性质,还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制定应 急处理措施,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应对意外突发事件。 C、管理对策措施 ( a)加强员工的安全、环保知识和风险事故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风险意识, 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所有从业人员应当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化学品安全知识和技 能,严格遵守化学品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存在的危险 有害因素以及企业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措施。危险岗位的操作工, 必须按规定经过安全操作的技术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才能单独上岗。 ( b)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领导,建立健全各项安全、消防管理网络。建立健全各 项安全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辅料的运输、储存制度; 设备等设施的定期检验、维护、保养、检修制度;以及安全操作规程等。 ( c)按照企业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事故,编写环境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落 实到人,一旦发生事故,就能迅速采取防范措施进行控制,把事故所造成的影响降 低到最小程度。并且应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演练计划。 D、其他根据国家有关法规,为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项 目投产后能达到劳动安全卫生的要求,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从而 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应落实好相应的劳动安全卫生应急措施。 ( 6)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综上,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 I,环境风险总体较小。企业从总图布置、生产、贮 运等多方面积极采取防护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安全生产,通过相应的手段降低风 险发生概率,风险事故发生时及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可以使风险事故 对环境的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将事故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此,本项目 环境风险可控
| 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内容 要素 排放口(编号、名 称)/污染源 污染物项目 环境保护措施 执行标准 大气环境 浓缩液罐 NH3、H2S 浓缩液罐体封闭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 准》(GB18918-2002)表 4 中厂 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 允许浓度 地表水环境 垃圾渗滤液 COD、BOD5、SS、 NH3-N 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 处理后排至市政污水管 网,由围场县天澄污水处 理厂统一处理 不外排 声环境 设备产生的噪声 等效连续 A 声级 基础减振、厂房封闭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GB12348-2008)中的 2 类标 准 固体废物 DTRO 系统 DT 膜组 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 妥善处置,不外排 生态保护措 施 项目在现有厂区内建设,不新增占地,对生态环境基本没有影响。 其他环境管 理要求
| 2022年2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