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2467/2023-00567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发布机构: 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分局
成文日期: 2023-02-24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新天绿色能源围场有限公司围场200MW光伏储能示范项目拟审批
2023-02-2416时15分 浏览次数:

2023224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要求,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批。现将该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拟审批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自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电话:0314-7528571  传真:0314-7528189   通讯地址:围场县围场镇木兰南路行政服务中心   邮编:068450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址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基本情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示日期

1

新天绿色能源围场有限公司围场200MW光伏储能示范项目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大头山乡、南山咀乡E117°121.168N41°51′52.560(升压站

新天绿色能源围场有限公司

承德升泰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一、项目工程概况

1、工程建设内容

围场200MW光伏储能示范项目规划容量为200MW,容配比11.25,实际直流侧装机容量240.0138MWp。新建一座220kV 升压站(包含储能区)位于整个光伏场区东部,进站道路可由升压站北侧现有道路引接。地块内部集电线路采取电缆直埋方式,各地块间集电线路采取架空电缆方式,由箱变连接至新建220KV升压站的配电室内。

1)光伏电场工程

本项目光伏区共布置108个方阵,其中34个方阵采用1.0kVA 变压器,33个方阵采用1.6kVA 变压器,41个方阵采用3.2kVA 变压器。规划采用540Wp 单晶硅双面双玻电池组件,共462982块,每组支架共计安装26块光伏组件,按照竖向2块,横向13列布置,组件安装倾角均为42°,组件最低点离地高度0.80m。支架采用横向檩条,纵向支架布置方案,支架由斜梁、前后立柱、前后支撑组成,支架形式为有支撑排架体系,支架通钢柱与支架基础连接。基础采用微孔灌注桩形式,桩径0.20m,桩内预留钢管,前立柱桩长1.6m,自然地面以上0.10m,入土1.5m;后立柱桩长2.30m,自然地面以上0.10m,入土2.2m

2)集电线路

本项目经1035kV集电线路汇集到新建220kV变电站35kV侧母线,储能系统安装容量30MW/120MWh,经235kV集电线路接入新建220kV 变电站35kV侧母线,再通过1220kV出线并入电网。

3)发电量

电站系统效率按照82%,双面组件背面增益按照5%考虑。经测算,该光伏电站25年年均发电量约384191.74MWh25年总发电量约9604793.43MWh25年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为1600.71h。考虑5%限电后,该光伏电站25年年均发电量约364981.95MWh25年总发电量约9124548.83MWh25年年均等效利用小时数为1520.67h

(4)储能工程

本工程储能系统采用多个集装箱式独立储能单元、集中接入电网的方案。储能部分共安装122.5MW/10MWh储能系统,每套系统含有1PCS集装箱和2/5MWh电池集装箱。PCS集装箱内逆变器拟选用21375kW型双向变流器,升压变压器选用2800kVA双绕组干式升压变。5MWh电池储能集装箱内采用 280Ah磷酸铁锂电池模块,每套集装箱内电池容量为5018kWh,共由14个电池簇组成,每个电池簇容量为358.4kWh。储能电池系统先接入功率变换系统,然后经0.63kV/35kV升压变升压至35kV电压 等级,再将122.5MW/10MWh 储能单元子系统分两路在高压侧并接,共通过2回电 缆线路引至站内35kV开关柜。

5)道路工程

光伏阵列区的施工检修道路主要沿箱变修建。光伏阵列区道路路宽为4m,转弯半径为9m,铺设200mm厚碎石路面。场内道路总长度约为96km。道路的纵向坡度结合地形设计,满足设备运输及运行管理的需要。

6)围栏工程

光伏方阵区围栏为浸塑钢丝网围栏,高度约为1.8m220kV升压站围墙暂定为砖砌实体围墙,高度约为2.3m,升压站主入口采用电动伸缩门,并设置门禁系统。进站路由北侧原有道路引进,长度约40m

 

 

 

 

 

 

表2-1   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

工程类别

工程建设内容

主体工程

光伏电场工程

本项目光伏区共布置108个方阵,其中34个方阵采用1.0kVA 变压器,33个方阵采用1.6kVA 变压器,41个方阵采用3.2kVA 变压器。规划采用540Wp 单晶硅双面双玻电池组件,共462982块,每组支架共计安装26块光伏组件,按照竖向2块,横向13列布置,组件安装倾角均为42°,组件最低点离地高度0.80m。支架采用横向檩条,纵向支架布置方案,支架由斜梁、前后立柱、前后支撑组成,支架形式为有支撑排架体系,支架通钢柱与支架基础连接。基础采用微孔灌注桩形式,桩径0.20m,桩内预留钢管,前立柱桩长1.6m,自然地面以上0.10m,入土1.5m;后立柱桩长2.30m,自然地面以上0.10m,入土2.2m

集电线路

地块内部集电线路采取电缆直埋方式,各地块间集电线路采取架空电缆方式本项目经1035kV集电线路汇集到新建220kV变电站35kV侧母线,储能系统安装容量30MW/120MWh,经235kV集电线路接入新建220kV变电站35kV侧母线,再通过1220kV出线并入电网。

升压站/储能站

1220kV升压站,含储能设施,占地面积为1856.7m2升压站配套建设122.5MW/10MW.h储能系统。

配套工程

道路工程

场址内道路根据利于生产、检修而设,道路宽度主要有4.5m4m种,其中光伏阵列区道路路宽为4m,转弯半径为9m,铺设200mm厚碎石路面。场内道路总长度约为96km;升压站内主要道路4.5m,采用混凝土结构路面。

围栏

光伏场区围墙为浸塑钢丝网围墙,高度为1.8m。浸塑钢丝网围墙占地小,施工方便,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还能美化周边环境。

升压站围墙为2.3m高实体围墙。

升压站设置进站自动伸缩门一座,以便于电站内外联系及施工等需要。

危险废物贮存间

地上一层砌体结构,共1座,占地面积48.7m2

公用工程

给水

施工用水接引至附近;运营期升压站内生活用水为自备水井,生产用水取自附近村里的水井,利用水车运至光伏阵列区

排水

管理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污水调节池,后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作为厂区地面抑尘、绿化使用,不外排;生产清洗废水用于场地绿化

供电

施工期间,场址周围无电力线路,需从就近村庄引入外部国网线路

供热

本项目办公人员冬季以电暖气和空调采暖;夏季采用空调制冷

临时工程

施工生产区、生活区

本项目办公区和生活区租用附近民房,光伏场区施工材料堆放在各分区占地范围内的空地,无新增占地,升压站施工区位于升压站进站道路一侧,施工结束后对该占地进行植被恢复。

环保工程

废气

本项目升压站配备食堂,产生的油烟经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屋顶排放。

废水

生产清洗废水用于场地绿化;管理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污水调节池,后经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作为厂区地面抑尘、绿化使用,不外排,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取“生化处理+污泥沉淀+过滤”工艺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水质标准。

固废

施工期:生活垃圾设垃圾箱,集中收集后统一由环卫部门处理。

运营期:废变压器油、废油桶、含油抹布及劳保用品集中收集在危险废物贮存间内后,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转运及处置,危险废物贮存间位于升压站内,占地48.7m2,并设置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渗透系数≤10-10cm/s);废旧光伏组件收集后由生产厂家回收处理废磷酸铁锂电池收集后暂存于库房,定期交专业回收单位处置办公人员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统一由环卫部门处理;污水处理站污泥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绿化

项目施工结束后对临时施工营地及不能利用的施工便道进行植被恢复。在综合管理区(升压站/储能站)建筑物周围进行绿化,在电站外围设置绿化带

生态保护

项目施工期合理设计,尽量少占地,减少施工工期和施工占地范围,合理控制施工进度,以减轻施工对周围自然植被、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的影响

表2-2  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升压站工程

1

主变压器基础工程

1

SZ18-200MVA/220kV

满足三级能效

230±8x1.25%/37kV YN,d11

2

主变架构

1


3

220kV主进线架构

1

/

4

220kV出线架构

1

/

5

绝缘管母支架

1

/

6

中性点成套装置

1

220

7

接地变

1

DKSC-3150/35

8

SVG集装箱

1

/

9

SVG电抗器

1

/

10

电缆沟

/

/

钢筋混凝土

11

避雷器支架

/

/

/

12

PT支架

/

/

/

13

低压配电舱

1

 13.5m*5.4m*3.3m

(长**高)

14

独立避雷针

m

30

/

15

GIS设备基础

1

线变组间隔

252kV 3150A 50KA3s

16

站用变

1

SCB-500/37 3级能效 37±2X2.5%/0.4kV D,Yn11 Ud=6%

17

检修箱、端子箱

1

ZXW-2/3

18

一次预制舱

/

/

舱内外高差600mm

主要布置有35kV配电装置室

19

二次预制舱

/

/

舱内外高差600mm

主要布置有中控室、蓄电池室、二次设备室

房屋建筑工程

1

综合楼

m2

601.6

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

2

联合泵房(地上部分)

m2

235.00

地上单层框架结构\地下

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

3

仓库

m2

29.14

单层砖混结构

4

事故油池

m2

85

地下钢筋混凝土

5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m2

68

/

6

清水池

m2

200

/

7

危废间

m2

48.7

单层砌体

8

围墙

m

554

/

9

大门

1

/

10

浆砌片石护坡

m3

350

/

11

浆砌片挡土墙

m3

6100

/

2、工程占地

本工程永久用地为升压站用地(包含储能区)以及进站道路,长期临时用地为光伏场区用地、集电线路塔杆占地、检修道路占地、生产生活设施临时租地。

该项目总占地面积为9852766.7m2,升压站占地(包括储能区)面积为18567m2,进站道路面积为1200m2;光伏场区占地面积为5688727m2,集电线路杆塔占地8940m2,检修道路占地960000m2,生产生活设施临时租地900m2

 

 

 

 

 

表2-3 本工程永久用地表

编号

项目

占地(亩)

占地(m2

1

升压站用地(包含储能区)

27.85

18567

2

进站道路

1.8

1200


合计

29.65

19767

表2-4 本工程临时用地表

编号

项目

占地(亩)

占地(m2

1

光伏场区用地

8533.09

5688727

2

集电线路塔杆占地

13.14

8940

3

检修道路占地

1400

960000

4

生产生活设施临时租地

13.5

900


合计

10000

6658567

3、土石方平衡

站址范围为山地,光伏组件采用随坡就势的形式,场地需进行小范围适度整平,并尽量节约土石方工程量。电站内光伏阵列竖向布置方式为平坡式,需对室外箱变区进行适当整平,光伏阵列区场地做顺应总体地形的局部整平,以利用施工和管理。各分区土石方平衡分析如下:

1、发电厂工程土石方平衡

汇流及变配电设备基础工程土方开挖方量14040m3,土方回填方量8100m3;接地工程土方开挖方量103600m3,土方回填方量103600m3;集电线路土石方开挖方量453851m3,土方回填453851m3

2、升压站土石方平衡

本项目升压站建筑物基础埋深约2.5m,基础持力层主要为碎石土层,承载力特征值≥120kPa,采用天然地基满足承载力及变形要求。若遇回填土需全部挖除,采用级配砂石进行换填,分层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7;场地平整土方开挖方量5000m3,土方回填方量68000m3;主变基础土方开挖方量260m3,土方回填方量110m3;无功补偿系统基础工程土方开挖方量640m3,土方回填方量290m3;电气设备基础土方开挖方量737m3,土方回填方量382m3;预制舱基础土方开挖方量2120m3,土方回填方量695m3;储能电池舱基础土方开挖方量4020m3,土方回填方量1440m3

3、站内道路(检修道路)土石方平衡

光伏场区内新建道路路面宽4.0m,长96km,土方开挖方量480000m3,土方回填方量384000m3

4、施工区土石方平衡

施工区用于堆放施工材料,清理较高植物,施工前覆盖苫布遮盖,尽量减少地面扰动,施工区无挖填。

综上所述,本工程土石方挖填总量208.48m3,其中挖方总量为106.43m3,填方总量为102.05m3余方总量4.38m3余方主要为站内道路回填剩余方量,施工结束后就地平整。总土石方调配平衡,无需借方,不需设置取土场、弃渣场,所有弃土全部回填利用。

表2-5 建设期土石方平衡表              单位:m3

建设项目

挖方

填方

余方

调出

调入

数量

去向

数量

来源

发电厂工程土石方平衡

汇流及变配电设备基础工程

14040

8100

5940





接地工程

103600

103600

0





集电线路

453851

453851

0





升压站

场地平整

5000

68000

0



63000

站内道路

检修道路

主变基础

260

110

150





无功补偿系统基础工程

640

290

350





电气设备基础

737

382

355





预制舱基础

2120

695

1425





储能电池舱

4020

1440

2600





站内道路

(检修道路)

480000

384000

96000

63000

场地平整



合计

1064300

1020500

43800

63000


63000


表2-6 升压站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及技术数据

单位

数量

备注

主变压器部分

1

主变

SZ18-200MVA/220kV 满足三级能效

230±8x1.25%/37kV YN,d11

1

包含充氮

灭火装置

2

中性点间隙接地保护

装置

220

1


3

钢芯铝绞线

LGJ-400/35

m

100


4

全绝缘管母

4000A 31.5kA

m

75


5

耐张绝缘子串

18x(XWP-100)

6


6

端子箱

ZXW-2/3

带百叶窗钢底座

1


7

检修箱

ZXW-2/3

1


220KV 屋外配电装置部分

1

220kV GIS组合器

(含断路器)

线变组间隔

252kV 3150A 50KA3s

1

附加 加热包

2

220kV 电压互感器

 

220/3/0.1/3/0.1/3kV

二次准确级:0.23P/0.23P

3


3

氧化锌避雷器

Y10W-204/532 (附在线监测仪)

3


4

检修箱

ZXW-2/3

8


5

钢芯铝绞线

JL/G1A-400/35

m

100


6

V 型绝缘子串

18x(XWP-100)

6


7

金具


1


35kV 屋 内 配电 装 置

1

高压开关柜(主变进

线开关柜)

KYN61-40.5/2500A-31.5kA(配真空开关)

2


2

高压开关柜

(集电线路柜)

KYN61-40.5/1250A-31.5kA(配真空开关)

10


3

高压开关柜

(站变柜)

KYN61-40.5/1250A-31.5kA(配真空开关)

1


4

高压开关柜

PT 柜)

KYN61-40.5/1250A-31.5kA

2


5

高压开关柜

SVG 柜)

KYN61-40.5/1250A-31.5kA(配SF6断路器)

2


6

高压开关柜

(储能柜)

KYN61-40.5/1250A-31.5kA

2


7

接地小车

/

1


8

SF6 环境在线监测装

/

1


无功补偿装置

1

SVG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额定电压±30Mvar

2


2

户外配电装置检修箱

ZXW-2/3户外落地式

1


3

35kV高压电缆

ZC-YJY23-26/35-3x150

m

400


4

35kV户内冷缩高压电缆头

配套: ZC-YJY23-26/35-3x150

4


5

35kV户外冷缩高压电缆头

配套: ZC-YJY23-26/35-3x150

4


380/220V所用电

1

35kV站用干式变压器

 

SCB -500/35满足三级能效

1


2

接地变及小电阻成套

装置

DKSC-3150/37

接地电阻14.24Ω 1500A

1


3

低压抽屉配电柜

 

MNS(放置于低压配电舱内)

8


4

35kV高压电力电缆

ZC-YJY23-26/35-3x70

m

100


5

35kV户内冷缩高压电缆头

配套ZC-YJY23-26/35-3x70

3


6

35kV户外冷缩高压电缆头

配套ZC-YJY23-26/35-3x70

1


7

10kV备用电源系统

/

1


8

低压配电舱

13.5m*5.4m*3.3m

(长**高)

1


表2-7 光伏场主要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型号、规格及技术数据

单位

数量

备注

光伏发电部分

1

单晶硅单面组件

540Wp 1500V

462982


2

箱式升压变

 

1000kVA 37/0.8kVYd11Ud=6.5%,双绕组油浸式升压变

34


1600kVA 37/0.8kVYd11Ud=6.5%,双绕组油浸式升压变

33

3125kVA 37/0.8kVYd11Ud=7%,双绕组油浸式升压变

41

3

组串式逆变器

196kW

1021


4

光伏专用电缆

H1Z2Z2-K-1x4mm2

km

3000


5

正负极连接器

H1Z2Z2-K-1x4mm配套

17807


6

低压交流动力电缆

 

ZC- YJLHV23-1.8/3kV-3×120

km

67


ZC- YJLHV23-1.8/3kV-3×150

km

67

ZC- YJLHV23-1.8/3kV-3×185

km

80

ZC- YJLHV23-1.8/3kV-3×240

km

100

ZC- YJLHV23-1.8/3kV-3×300

km

120

7

冷缩型电缆终端

ZC-YJLHV23-1.8/

3kV-3×120/150/185/240/300配套

2042


8

高强度 PE

DN32

km

210


9

热镀锌钢管

DN150

km

5


10

电缆沟挖填方量


m3

352740


35kV集电线路

1

35kV电力电缆

ZC-YJLHV23-26/35-3×120

km

84


ZC-YJLHV23-26/35-3×120

km

6.5


ZC-YJLHV23-26/35-3×120

km

6.5


2

35kV冷凝型终端电缆头

ZC-YJLHV23-26/35-3×120/240/400配套

216


3

 电缆沟挖填方量

/

m3

101111


4

盖板

/

1000


防雷接地

1

热镀锌扁钢

-50X6

km

100


-50X4

km

17.1


2

热镀锌钢管

L=3.5m DN50壁厚3.5mm

km

6.08


3

绝缘导线

 

BV-1X4mm2

km

110


BV-1X16mm2

km

3.0


4

挖填方量

/

m3

103600


防火材料

1

软质防火堵料

/

T

26


2

硬质防火堵料

/

T

4.5


3

防火涂料

/

T

3.5


5、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本项目为利用光伏发电板块发电及输送电力的项目,无需原辅材料。主要为水、电能源的消耗。

表2-8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序号

名称

用量

单位

备注

1

新鲜水

1328.66

m3/a

升压站生活用水由自备水井供给,生产用水由周边村庄供给

2

9.2

kWh/a

项目自产或由当地供电系统提供

6、劳动定员

项目日常驻站人员为8人,负责光伏区及升压站等运行和日常维护工作。

7、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1)给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升压站生活用水和光伏组件擦洗用水。

本项目升压站生活用水由城后村供水管网提供,光伏组件擦洗用水由清洗车取用附近村庄供水管网,总用水量为1328.66m3/a

1)组件清洗用水

太阳能电池组件容易积尘影响发电效率,故应对电池组件进行清洗,以保证电池组件的发电效率,当发电量减少10-15%时应清洗组件。项目光伏组件的污物主要是沙尘,清洗采用人工擦洗方式,采用湿布擦洗。本项目选用540Wp单晶硅PERC双玻双面组件462982块,则太阳能电池板的总面积为252m2。组件擦洗用水量取0.1(Lm2·次),单次擦洗总用水量约为252m3,组件每年擦洗4次,年用水量为1008m3/a,组件清水由清洗车负责,清洗车从周边村庄装水。

2)生活用水

主要用水为员工生活用水及餐饮用水,根据河北省《生活与服务业 用水定额 1部分:居民生活》(DB13/T 5450.1-2021)及《生活与服务业用水定额 1部分:服务业》(DB13/T 5450.2-2021),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本项目劳动定员8人,生活用水按80L/d·人计,生活用水量0.64m3/d233.60m3/a);饮食用水按10L/人·餐)计,每日3餐,用水量为0.24m3/d87.6m3/a)。

2)排水

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及食堂废水、太阳能光伏组件清洗废水。

生活污水及食堂废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废水产生量为0.7m3/d256.96m³/a),污水量少,水质简单,食堂废水隔油处理后与生活污水共同排入防渗化粪池,经厂区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用于厂区地面抑尘、绿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采取“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MBR”工艺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中水质标准。

项目位于山区内,环境空气质量较好,光伏组件表面尘土较少,太阳能板组件擦洗过程为间断性擦洗,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水质简单,且废水量小,可就地淋洒用于场区植被绿化。

3)供电

施工期间,场址周围无电力线路,需从就近村庄引入外部国网线路

4)供暖

本项目办公人员冬季以电暖气和空调采暖;夏季采用空调制冷。

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扬尘治理措施

结合《河北省扬尘污染防治办法》、《河北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标准》,本项目施工期应严格执行如下扬尘治理措施:

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现场出入口明显位置设置扬尘防治公示牌,内容包括建设、施工、监理及监管等单位名称、扬尘防治负责人的名称、联系电话、举报电话等。

施工现场必须连续设置硬质围挡,围挡应坚固、美观,严禁围挡不严或敞开式施工。本项目围挡高度应不低于1.8m

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场内施工道路、材料加工堆放区、办公区、生活区必须采用混凝土硬化或用硬质砌块铺设,并实现硬化率达100%,硬化后的地面应清扫整洁无浮土、积土。

施工现场出入口必须配备车辆冲洗设施,设置排水、泥浆沉淀池等设施,建立冲洗制度并设专人管理,严禁车辆带泥上路。

施工现场集中堆放的土方和裸露场地必须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防尘措施,严禁裸露。

施工现场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必须密闭存放或严密覆盖,严禁露天放置;搬运时应有降尘措施,余料及时回收。

施工现场必须使用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严禁现场搅拌。

生活垃圾应用封闭式容器存放,日产日清,严禁随意丢弃。

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抑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非冰冻期每天洒水不少于2次,并有专人负责。重污染天气时相应增加洒水频次。遇有4级以上大风或重污染天气预警时,必须采取扬尘防治应急措施,严禁土方开挖、土方回填或其他有可能产生扬尘的作业。

部分施工区域距离村庄较近,为减少施工期对居民的影响,要求临近区域施工前及时通知影响范围内居民,适当增加临近居民侧围挡高度,增加临近居民处洒水抑尘次数,施工机械和车辆尽量避让居民居住区行驶,以减少施工废气对居民的影响。

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扬尘排放能够满足《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13/2934-2019)表1扬尘排放浓度限值。可使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随着施工的完成,这些影响也将消失,因此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2)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尾气治理措施

本项目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相对较少,对周边影响程度及范围较小,通过采取限制超载、限制超速、安装尾气净化器等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尾气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因此,机械施工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尾气对周围环境影响可接受。

2、水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施工设备清洗和水泥养护排水,水量较小,主要污染物为泥沙对环境影响较小。施工场地应设简易沉淀池,将施工废水收集沉淀后,用于场地泼洒降尘。建设期间,施工现场施工高峰期人数为50人,产生的生活污水为职工盥洗废水,水量较小,用于场区内泼洒抑尘,同时施工期设置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肥。

综上,本项目施工期间无废水外排,不会对项目区水环境造成影响。

3、声环境保护措施

本评价对施工噪声的控制提出以下要求和建议:

1)施工单位所使用的主要施工机械应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并及时维修保养,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各类机械。

2)对施工区外部采用围档,减轻施工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压路机、挖掘机等设备运行噪声不可避免,因此基础开挖等作业必须在短期内完成。

3)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昼间施工限制使用高噪声施工机械施工,夜间(2200点到6:00点)禁止施工。

4)为减少对临近居民的影响,钢筋调直机、钢筋切断机等非必须固定设备远离居民区进行生产加工,不在居民区附近设置固定的加工点为,减少临近居民区区域的非必要车辆行驶,不在夜间和中午进行施工,以减少施工噪声对临近居民的影响。

通过以上控制措施,建筑施工过程中场界环境噪声不得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32-2011)中的标准要求,即:昼间不得超过70dBA),夜间不得超过55dBA)。

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

4.1施工期固体废物

本工程土石方挖填总量208.48m3,其中挖方总量为106.43m3,填方总量为102.05m3余方总量4.38m3余方主要为站内道路回填剩余方量,施工结束后就地平整。总土石方调配平衡,无需借方,不需设置取土场、弃渣场,所有弃土全部回填利用。总土石方调配平衡,无需借方,不需设置取土场、弃渣场,所有弃土全部回填利用。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高峰期50人,按每人每天生活垃圾的产生量0.5kg/d计算,则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产生量为25kg/d。施工期生活垃圾定点集中收集,定期由施工方统一组织清运运至市政指定地点处置,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4.2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的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必须设置密闭式垃圾站集中存放,及时清运。

2)施工人员居住场所要设置垃圾箱,生活垃圾要袋装收集,施工单位应与当地市政环卫部门联系,做到日产日清,避免长期堆存滋生蚊蝇和致病菌,影响健康。

3)施工期间的工程废弃物应及时清运,要求按规定路线运输,运输车辆必须按有关要求配装密闭装置。

4)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和管理,做到不随意乱丢废物,要设立环保卫生监督监察人员,避免污染环境,影响市容。

建设单位应负责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和协调管理,确保以上措施得到落实。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拟建工程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场区地基开挖及新建道路路基开挖时将原有植被铲除、挖土(石)施工坑和弃土石临时堆放场地对植被造成挖占和压埋,车辆和施工机械及施工人员在施工期碾压、践踏植被,光伏发电机组基础和室外箱变、塔基占地、厂区道路占地的铲除植被等。施工期作业暂时改变了临时占地原有土地利用功能,施工完毕后,可通过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等措施恢复到原来土地使用功能水平。

(1)工程占地的生态保护措施

本项目施工临时占地主要包括施工临时道路、施工材料堆放场地等的占地。临时占地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表现在地表植被破坏、增加水土流失。

为降低项目建设对占地影响,施工期应采取以下保护措施:

施工活动严格控制在征地范围内,无大型施工机械,尽可能减少对周围土地的破坏;考虑对进场道路与施工道路进行一次性规划,尽可能在现有道路基础上布置,施工道路根据厂内平面布置,在场区内规划建设,不再单独临时征用土地,待施工结束后,进行边坡绿化,用于检修道路,减少对土地的破坏、占用;

光伏组件及电气设备必须严格按设计规划指定位置来放置,场内设置临时施工生产生活区,不需另外施工租地。临时施工场地占地区域均进行表土剥离和收集,集中堆放的临时施工场地的一角,加盖苫布防止扬尘及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各施工机械和设备不得随意堆放,均设置于场区内,以便能有效地控制占地面积,更好地保护原地貌;

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挖方的集中堆存和保护,区域完工后对临时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及时利用原表土对施工造成的裸露面进行覆土,并及时撒种草籽,恢复植被;

应及时对施工运输机械碾压过的土地进行恢复,场地内播撒适合当地生长的草籽,优先选用原著种,提高土壤保水性等生态功能。

2)对植被、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

本项目区域内人类活动较少,无珍稀保护动植物物种。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地表开挖,车辆行驶,建筑材料堆放等活动对植被压埋、碾压等,对场区植被造成破坏,使植被覆盖度降低。临时压埋的植被,一般当年就可以完全恢复;临时堆土场压埋及基础开挖造成的植被铲除、压埋,在施工完毕后及时种草进行恢复,一般完全恢复需要3年时间。项目区自然植被均为当地常见种,因此,不会导致区域内植物资源生物多样性降低,但基座底部生物生长受到影响,影响范围仅限于占地范围内,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项目区域内野生动物以昆虫、兔、鼠类野生动物及麻雀、燕等禽类为主。项目建设会对区域内的动物生存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项目施工期较短,施工面积有限,且动物生存能力强、周围相同生境分布较多,因此,施工期在项目区范围内不会影响项目区的连通性。项目建设对动物的生存环境影响较小,而且是可逆的。

3)施工道路生态保护措施

本项目道路修建对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路基开挖造成的植被破坏,增加水土流失和开挖土石方临时占地造成植被压埋。进场道路与施工道路均进行一次性规划,根据场区占地规划施工道路用地,不新增占地;路基基础开挖前对土层厚度大于30cm处进行表土剥离,集中堆放于道路区一侧较为平坦空旷区域,作为路基边坡绿化用土,尽量减少临时压埋占地;进站道路两侧进行植草绿化,施工结束后对施工道路两侧进行边坡绿化,用于运营期检修道路。

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影响,但是,施工结束后,道路两侧均进行植被恢复,动物与植物仍可达到平衡关系,暂时改变土地利用性质,但不会影响生物组成的协调性。

4)光伏区施工生态保护措施

本项目光伏组件基础采用固定式支架安装方式,工期快,施工方便,不需要水电,施工人员少,适用于大多数的地基情况,不需要场平,没有开挖回填。

光伏区箱式变压器基础为箱式基础,工程施工包括场地平整、基础土方开挖和基础混凝土浇筑。场地平整时先对30cm的表土进行剥离收集,堆放在一侧,采用反铲挖掘机辅助推土机进行场地杂物清理,并修成一定的坡势;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开挖土石方沿坑槽周边堆放,以备回填。回填时分层回填、打夯机分层夯实,并预留沉降量。施工完成后将剥离的表土回填至箱变周围因施工车辆碾压造成的破坏地表植被的部分。

集电线路电缆沟开挖与回填:采用小型挖掘设备并辅以人工开挖电缆沟,将30cm的表土进行剥离收集,堆放在一侧,按设计要求深度开挖。由上至下开挖的土石由远及近依次堆放在埋沟走向的迎风侧,待电缆敷设好后,经验收合格,先用软土或砂按设计厚度回填,然后铺保护板,上部用开挖料由远及近依次回填至电缆沟顶部。直埋敷设的电缆引入构筑物,电缆沟施工后应立即进行场地平整,在电缆沟回填及周边扰动区域利用剥离的表土进行覆盖,及时恢复植被。

升压站位于光伏区部,站内南北存在一定高差,为减少土方量,不对升压站场地整体找平,进行局部找平,在不影响建构筑物布设的前提下,保留一定地势坡度,施工前将表土剥离,专区堆放,建构筑物施工结束后,利用表土对非道路硬化部分进行植被恢复,在有坡度的部分设置排水沟,防止雨季雨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

本项目设置1个临时施工场地用于存放光伏板、变电设备以及安装材料,临时占地不新增占地,均位于本项目征地范围内。临时占地在施工期结束后进行清理,将占用前收集的表土进行回填覆盖,及时恢复植被。

5)水土流失保护措施

根据本项目新增水土流失的特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采用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对光伏发电区、集电线路、道路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及升压站具备表土收集条件的扰动地表进行表土剥离,施工结束后进行表土回铺,箱变周围回填边坡浆砌石护坡,道路两侧设置浆砌石排水沟,检修道路开挖较陡边坡进行浆砌石护坡,排水沟;结合原地表情况,对扰动地表采取撒播草种的绿化措施,草种选择进行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且草种;主体施工过程中,特别是下雨或刮风期施工,为防止开挖填垫后的场地水蚀和风蚀,对光伏发电区、施工生产生活区等部位布设排水、拦挡和遮盖等临时防护措施,考虑临时工程的短时效性,选择有效、简单易行、易于拆除且投资小的措施。

本方案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情况,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见下表。

 

 

 

5-1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表

序号

分区

措施类型

主要水土保持措施

1

光伏区

工程措施

表土剥存、表土回铺、铅丝石笼挡墙

植物措施

撒播植草

临时措施

苫布遮盖、土质排水沟

2

升压站

工程措施

表土剥存、表土回铺、铺设碎石

植物措施

撒播植草

临时措施

苫布遮盖

3

道路

工程措施

表土剥存、表土回铺、干砌石挡墙、浆砌石排水沟

植物措施

撒播植草、栽植油松

临时措施

苫布遮盖、土质排水沟

4

集电线路

工程措施

表土剥存、表土回铺

植物措施

撒播植草

临时措施

苫布遮盖

5

施工生产生活区

工程措施

表土剥存、表土回铺

植物措施

绿化

临时措施

苫布遮盖、临时排水沟、临时沉砂池

施工结束后,对裸露的场地,进行平整翻松,恢复植被。施工结束后及时绿化,临时占地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植被恢复,地表的植被经13年即恢复原貌,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20232月24日









 P1新天绿色能源围场有限公司围场200MW光伏储能示范项目(覆盖).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