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2467/2024-13297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发布机构: 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分局
成文日期: 2024-12-25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分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24-12-2509时28分 浏览次数: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我分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市局党组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中心,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抓手,坚定不移地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和决策机制,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认真完成自治县年度法治政府建设绩效考核指标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依法行政组织领导。围场县生态环境分局高度重视,将法治工作纳入2024年年度工作计划中,进一步细化依法行政工作任务,全面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始终坚持把依法行政工作当作推进法治建设政府的重大举措来落实。我分局严格贯彻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局班子对全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负总责,各股室共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机制。局班子会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及时研究和解决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时提交法治政府建设年度工作自查报告,由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发,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制度,同时成立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切实加强了对执法主体的生产和经营工作的行政领导。  

(二)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学法。制定年度干部学法计划,把法制学习纳入学习的重要内容,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年内领导干部集体学法不少于2次。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工作方案》和《环境保护》等修订或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文件,进一步提升党政领导干部学法、知法、用法、执法、守法的自觉意识,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  

(三)营造法治建设浓厚氛围。县生态环境分局按照年初制定的普法工作计划,着力营造法治建设的浓厚氛围。一是组织干部职工学宪法。积极落实宪法主题学习,组织全部干部职工通过河北省执法人员法律考试平台进行法律知识学习并参加学法考试,并积极参加市生态环境局宪法宣传周答题活动;二是充分利用微信公众,集中做好宪法内容及精神的宣传,突出国家宪法日宣传周主题,营造人人学宪法的浓厚氛围;三是利用法律法规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和农村赶大集等形式,重点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依法依规经营以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通过宣传活动,增长了全体干部职工及全民的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了企业从业者对环境保护法、中小企业促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政策法规的认识,为着力打造制度完善、运行规范、保障到位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辖区内掀起一股学法、用法、守法的热潮。  

(四)落实重大事项决策机制。严格执行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增强行政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合法性,坚持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  

(五)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依规、合理有序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全面履行行政执法的各项工作职责,保障企业有序开展生产和经营。  

1.严格执法程序,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切实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我分局将行政执法公示与政府信息公开有机结合,成立综合股,对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通过相关平台向社会公布各项执法信息。公示信息包括机构职能、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程序、执法结果、执法人员信息、监督举报电话、邮箱、执法流程图等内容,进一步促进行政权力的公开运行,便于社会各界监督。行政处罚案件从立案调查、取证核实、告知、听证、集体讨论、执法决定等各个环节均做到全过程留痕,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提升了行政执法公信力。  

2.开展并参与市生态环境局、县司法局组织的行政执法情况自查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积极对本部门实施的行政处罚、执法检查等行政执法职责的具体履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梳理,分析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和措施,有效促进严格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有力促进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3.定期不定期开展水、大气、土壤、固废等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大气环境质量提质进位。针对全县扬尘源、道路移动源、餐饮油烟、企业污染排放、冬季取暖等主要污染源,定期开展大气污染源解析、监测站周边污染排查等精细化管理举措,提出强化的管控要求,建设精细化管控长效机制。联合县工信、开发区严格落实工业企业错峰生产管控措施,督促9家涉气重点排污单位根据空气质量扩散条件实施自主减排,减少企业污染排放负荷。联合县交警大队完成路检及入户尾气检测532台次,未发现超标排放车辆。抽检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测25台次,发现尾气排放超标1台次,进行了行政处罚。联合县城管部门开展餐饮油烟专项行动,督促645家餐饮门店油烟净化设施清洗维护到位,巡查检查1800余家次,发现问题72个,全部整改完成。联合县市场、交通部门开展了加油站油气回收污染防治、汽修厂专项执法检查。联合住建部门加强危房改造渣土治理,定期组织检查人员开展预防式渣土运输源头监管,累计出动执法车辆22车次,执法人员238人次,排查道路两侧及公共场地临时堆放未苫盖沙石、建筑渣土305处,确保上路渣土车辆苫盖、封闭运输,渣土处理工作落地落实。强力推进秸秆(垃圾)禁烧工作,卫星发现火点图斑4处,立行立改4处,处罚2人次,罚款700元。截至目前,我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636,全市排名第1名,全省167个县(市、区)排名第6名(同比前进3名);6项主要污染物(PM2.5、PM10、SO2、NO2、CO、O3)平均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5天,同比增加19天,优良率为92.9%,全市排名第1名;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今年来,坚持综合治理,以治理国、省控断面周边水生态为重点,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持续开展河道巡察、驻企指导、流域联防联控。完成蚁蚂吐河、阴河、小滦河、西路嘎河、伊逊河等重点河流的排查整治工作,排查排口220个。开展阴河流域胡萝卜加工企业专项整治,制定巡查表,安排工作人员对48家企业24小时驻乡(镇)驻企,确保生产废水经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加强联防联控联治机制,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和松山区建立阴河、西路嘎河流域联防联建联治机制,全面提升县域外上游河道的水污染预警效能。全力推进小滦河流域生态河道水污染治理工程(二期子项目)、蚁蚂吐河吗哈吐支沟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期)、半截塔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项目、喇嘛地河和克勒沟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一期工程、伊逊河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推进河流生态修复力度。截至目前,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土壤环境安全稳定。今年来,以加快推进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优先监管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为重点,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完成2个用途变更“一住两公”重点建设用地地块调查,确保符合供地要求。完成原承德克瑞特化工材料有限公司1块优先监管地块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优先监管地块污染管控率达到100%。在城子镇、山湾子乡等8个乡镇12个村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已全部完成。协调县应急管理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设立农村污水资源化用于森林草原防灭火用水取水点10处,进一步拓宽了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路径。全面落实常态化排查整改、随查随改要求,汛期实行周报制,非汛期实行月报制,持续巩固全县农村黑臭水体问题动态随清成果。完成了2个国考点位地下水环境每月开展同步采样、同步监测“双打卡”工作,随时掌握了点位水质变化情况。对照指标体系和重点任务,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3年度自评,巩固创建成果,确保顺利通过2026年、2027年复核。截至目前,我县无高风险污染地块,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土壤环境质量符合环境功能要求。

4、履职尽责,法定职责取得实效。执法监管更加严格。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环境执法监管,组织开展了夏季挥发性有机物、城镇污水处理厂、春季扬尘污染、非煤矿山扬尘污染、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建设项目“三同时”和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等专项执法行动。利用“双随机”方式共抽查企业95家,其中非现场执法检查31家次、现场检查64家次、常态化跨部门联合抽查19次。全年共发现问题67个,其中立行立改问题37个,立案30件,处罚案件9件,罚款金额68.1万元。先后派遣5人次赴省、市参加交叉执法和专项培训班,1人荣获嘉奖;5人参与承德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获个人表现突出奖1人、五一劳动奖章1人,团体获得一等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推进“一证式管理”工作,共受理并办结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事项21件,按期办结率100%,为33个市审批建设项目出具执行标准函。完成9家企业排污许可证变更,1家已关停企业排污许可证予以注销工作。完成排污权初审9个,并上报市局参加排污权交易。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出具不予处罚决定书19件,免罚金额3743.8798万元,鼓励企业自主守法,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以高质量保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总投资8.61亿元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产业整合发展(EOD)项目招商引资,目前项目已纳入中央项目库,并先后与中铁十九局、中铁十八局等十余个国企央企单位进行对接;风险隐患管控有力。完成59家涉固废单位2023年年度报告和2024年管理计划备案。对59家产废企业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评估,共发现124个问题,已整改完成119个问题,其余正在整改中。加强医疗废物监管,1月至10月全县共产生医疗废物191799.597吨,全部按规定处置。加强2处尾矿库、68家涉铅蓄电池企业、1家涉塑料企业风险隐患排查,发现各类问题20个,均已完成整改。2024年全县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环境安全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24年,我分局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档案资料的整理不够规范,执法文书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普法力度还需加大,影响力仍需要进一步提升;三是执法程序不够规范,程序正当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分局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生态环境执法工作队伍。(二)加强法治队伍建设。继续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通过集中学习、自学、法律顾问讲座等学习形式开展法律法规、政策解读等学习,以便更好的将学习成果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等制度要求,提高行政执法透明度。(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要增强法治宣传工作实效,继续推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法治宣传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以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为重点,同时兼顾业务工作和社会公众需求开展宣传。拓展宣传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普法活动,努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法治宣传教育网络。(五)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深入持续抓好党员干部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切实加强法律培训,努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树立良好的法治政府形象,加快法治建设,推进依法行政。




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分局

2024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