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2326/2025-01202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发布机构: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 2025-03-25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为加强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断提升农膜处置率,逐步探索治理农膜污染的有效办法。按照《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提前下达农业转移支付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冀农财发〔2025〕1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县域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隶属于河北省承德市,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6º32'-118º14',北纬41º35'-42º40',东、西、北三面分别与内蒙古的喀喇沁旗、松山区、克什克腾旗、多伦县接壤,南和西南面分别与丰宁满族自治县、隆化县相接,是环首都、环渤海、京津冀三个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圈的交汇地带,处在“承德-围场”黄金旅游路线的重要位置,是联结华北与京津的重要通道。县境东西长138公里,南北宽118公里,总面积9219平方公里。围场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的过渡带,为阴山山脉、大兴安岭山脉的尾部与燕山山脉的结合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辖14个镇、23个乡,共312个行政村。总人口53.0488万人,是以满族、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境内共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汉族等30个民族。先后被确定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国商品牛基地县、中国旅游明星县、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等。
(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财政状况。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2037248万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59756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19195万元,增长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58297万元,增长5.7%。三次产业结构为42.2:20.6:37.2,人均GDP实现48697元,比上年增长6.1%。全年全部财政收入为135785万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74214万元,增长6.0%;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474327万元,增长18.6%。
(三)地膜覆盖与回收利用状况。2024年,我县种植业播种面积168.91万亩,农作物覆膜面积79.84万亩,其中马铃薯覆膜面积38.55万亩、玉米覆膜面积22.53万亩、蔬菜覆膜面积13.75万亩、中药材覆膜面积0.65万亩,谷物覆膜面积4.36万亩,棚膜使用面积1.4万亩。全年农膜使用量4736.63吨,其中棚膜1680吨,地膜3056.63吨。全年回收当年及往年使用残膜2750.97吨,由于我县天气原因及农户种植习惯,部分种植户在秋收后不回收地膜,而是在来年春耕翻地时采用机械回收和人工捡拾的方式将废旧地膜回收后作为农村垃圾处理或销售至废旧地膜回收企业。
(四)地膜生产和再利用情况。我县无地膜生产企业,现有废旧农膜再利用企业2家,一家位于新拨镇的金瑞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年回收加工能力2000吨,主要是将回收后的农膜加工注塑颗粒;另一家位于龙头山镇的海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焚烧发电及环保技术处理实现农膜无害化利用。
二、基础条件
(一)地膜回收利用体系情况。近年来在省厅的支持下,我县实施了省级地膜回收示范项目,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金瑞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为依托,扶持建设废旧地膜专业化回收网点1处,该网点以新拨镇为重点,辐射周边乡镇,回收网点覆盖回收面积达到2万亩。同时印发了《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4年农膜回收试点工作方案》,利用2024年财政衔接资金25万元在我县半截塔镇、城子镇、克勒沟镇、朝阳湾镇、腰站镇5个乡镇建设废旧地膜回收试点,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回收网点目前均运行正常,网点的建立对我县废旧地膜回收体系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网点覆盖回收面积达到25万亩,全年可回收废旧地膜850吨以上。
(二)县域内地膜监测统计情况。我县共有地膜监测点11个,其中,国控残膜监测点6个、省控残膜监测点5个,监测覆膜作物为玉米、马铃薯和蔬菜,省控残膜监测点样方平均值为2.1677克;国控残膜监测点样方平均值为0.9166克。
三、实施必要性
地膜覆盖具有蓄水保墒、提高地温、延长作物生长期、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产量等作用,可降低干旱、风沙及温差等自然灾害给作物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种植户选择使用的地膜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地膜难以彻底回收,残留在土壤中地膜逐年增多.在自然条件下残膜极难降解,对土壤的结构造成破坏,使作物发芽率和出苗率降低,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从而降低农民收入。
2024年,我县种植业播种面积168.91万亩,农作物覆膜面积79.84万亩,对于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具有较好的覆膜基础。通过项目实施,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全生物降解地膜,可提升加厚高强度地膜的使用占比,可逐步引导种植户科学选用、主动回收地膜,不断提高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我县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非常必要。
四、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规模与布局。根据《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提前下达农业转移支付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冀农财发〔2025〕1号),下达我县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资金47万元,计划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1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0.3万亩,合计1.3万亩,项目实施区域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
(二)建设内容
1.科学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在适宜乡镇,针对玉米、蔬菜、马铃薯、中药材及其它适宜作物,支持推广使用0.015毫米及以上的加厚高强度地膜,从源头保障地膜的可回收性。2.有序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在适宜乡镇,聚焦玉米、蔬菜、马铃薯、中药材及其它适宜作物,按照适度集中原则有序推广符合GB/T35795—2017国家标准的全生物降解地膜,确保产品与区域气候资源条件相适应,与作物生长功能需求相匹配。
(三)补助对象。县域内使用0.015毫米及以上的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
(四)补助标准。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每亩补贴20元;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每亩补贴90元。
(五)时间安排:2025年2月-2025年12月
2025年2月-2025年3月,制定县级实施方案上报市农业农村局审批;项目实施乡镇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经乡镇主要领导审定后上报县农业农村局汇总备案。
2025年4月-2025年9月,项目实施乡镇按照方案依法依规组织实施;农业农村局督导各乡镇工作落实情况,为地膜使用者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2025年10月-2025年12月,项目督导检查,总结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为有序推进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我县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业务股室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及任务乡镇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确保工作顺利开展,高质量完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项目日常管理与协调沟通,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强化监督管理。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积极组织开展市场执法检查、农资打假等专项行动,严格补贴地膜准入条件,禁止使用不达标地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压实地膜使用主体回收责任,对未按规定回收废旧地膜的依法做出行政处罚。同时,项目实施乡镇要抓好补助资金落实落地工作,加强绩效考核评价,保障资金规范使用,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擅自调剂或挪用项目资金。采用适当形式公示补贴发放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三)严格考核验收。项目实施乡镇人民政府是项目的实施主体,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选择项目承担主体,并与项目承担主体签订实施协议,制定工作台账,做到全过程监管,确保项目规范有序实施。项目实施乡镇对项目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向县农业农村局提交复验申请及项目实施相关档案,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抽验审核,抽验合格后由项目实施乡镇将补助资金拨付给项目承担主体。
(四)加强宣传引导。县农业农村局及各乡镇采取发放明白纸、互联网宣传、实地指导等多种方式,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农用薄膜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治理地膜污染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以及危害性,不断增强地膜使用者的生态环保意识,逐步形成政府扶持、部门协调、多方参与治理地膜污染的良好氛围。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加厚高强度地膜的推广应用,在覆膜作物提高蓄水保墒能力、提升地温、减少杂草生长和增加产量等方面起到较好作用,可有效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一定程度上促进围场县域经济发展。
(二)社会效益。加厚高强度地膜的推广应用,可逐步引导种植户科学选择使用地膜,提升主动回收地膜意识,进一步推进全县废旧地膜污染治理和回收利用工作,为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生态效益。加厚高强度地膜的推广应用,可从源头保障地膜的可回收性,提高废旧地膜回收率,减少土壤地膜残留量,从而改善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义重大。
附件:1.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领导小组
2.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资金及任务分解表
附件1: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
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谭 赋 县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佟建军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王利军 县财政局局长
刘玉梅 县财政局副局长
宁利春 县农业农村局三级主任科员
成 员:孙佳宁 县财政局农业股股长
陈晓旭 县农业农村局财务股股长
穆晓明 县农业农村局项目监督股股长
亢文卿 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
李 林 县农业农村局特色产业股股长
姜红玉 县农业农村局蔬菜技术推广站站长
孙鉴超 县农业农村局马铃薯产业服务中心主任
王宇峰 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资源环境股股长
各乡镇人民政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农村局宁利春同志兼任。主要负责项目日常管理与协调沟通,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联系人:王宇峰,联系电话0314-7528159。
附件2: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
回收项目资金及任务分解表
序号 | 乡镇 | 加厚高强度地膜应用任务数(亩) | 补贴标准(元/亩) | 全生物降解地膜应用任务数(亩) | 补贴标准(元/亩) | 补贴 金额(元) |
新地镇 | 2000 | 20 | 3000 | 90 | 310000 | |
腰站镇 | 1200 | 20 | 0 | 90 | 24000 | |
朝阳地镇 | 800 | 20 | 0 | 90 | 16000 | |
朝阳湾镇 | 6000 | 20 | 0 | 90 | 120000 | |
合计 | 10000 | 3000 | 470000 |
冀公网安备 13082802000038号